第百七十九章 鄭公話語(第1/4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又問道“稚奴與慎弟不來嗎?”
“回陛下,晉王與紀王正在龍首原。”
李承乾打量著一個模具,道“他們還在陪著父皇呢。”
閻立德道“晉王與紀王很重孝。”
所謂活字印刷的確沒有雕版印刷方便,可活字印刷勝在生產的前端,其效率不是在印刷時體現的,而是在印刷之前制定模板時的生產前端,才能發揮效益。
兩種印刷各有千秋,或者再將思路靈活一些,一幅完整的字模,可以同時準備印刷好幾份內容,只要錯開同樣的字,反覆利用,排列模具的效率有多快,印刷就有多快。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模具,“將涇陽北面的那片果園賞賜給稚奴與慎弟,將涇陽印刷坊交給他們兄弟去主持。”
言罷,李承乾又著重吩咐道“共同主持,再讓權萬紀來長安吧,任晉王與紀王的長史。”
閻立德應聲道“喏。”
李承乾看到有些模具有些乾裂了,還有些缺失了邊角,道“讓他們用銅來做模具,他們兄弟缺什麼朕一應都給了。”
“陛下,臣還有一事要稟奏。”
“你說。”
“活字印刷的相關工匠,臣都看管起來了,該如何處置。”
李承乾反問道“你做這些事,稚奴與慎弟知道嗎?”
“回陛下,晉王與紀王都不知道。”
“讓工匠都去涇陽的印書作坊勞作吧,朕給他們與他們的家人,優厚的賞賜。”
“喏。”
又見陛下頷首,閻立德讓人將這些字模都收了起來,便告退離開了。
乾慶七年,到了八月,關中也到了酷暑時節。
活字印刷被帶到涇陽的第三個月,涇陽的印書速度提升了近五倍,比之先前預想的三倍還要誇張。
涇陽的印書作坊正在飛速消耗著這十餘年間積累的紙張庫存。
一車車的書帶到了長安城販賣,書籍的價格一度低廉到了三十錢一冊。
蘇亶買了一冊,開啟書卷入眼的是漂亮的楷書,一眼就能看出這是用歐陽詢的字帖臨摹,方方正正的字跡很是整齊,看著十分舒心。
每一個字周邊還有些小框的痕跡,蘇亶問向賣書的販子,道“這印記是怎麼回事?”
書販子笑道“我就是一個賣書的,涇陽的作坊都進不去。”
蘇亶蹙眉看著書,正要離開,卻聽到了書販子的話語。
“這書以後會越來越便宜,聽說涇陽作坊是朝中的,算是皇帝的家業,連年虧損不說,現在賣書還越來越便宜了。”
蘇亶聽到話語,回頭瞪了眼這個書販子。
書販子注意到對方的眼神,便低頭不再言語了。
反之,若是增加書籍的價格,以現在涇陽的印書速度,倒是可以將連年的虧損補齊。
可如此一來,擁有書籍的人只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