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一笑,諸葛亮說道:“當年項羽背水一戰,兩三萬人卻擊破秦軍三十萬。官渡一戰,曹家不過四萬人馬,而袁家卻有大軍十多萬。試問張公,是曹家敗了還是袁家敗了?”

他這麼一問,張昭也是一愣,居然不知該怎麼回應才好。

諸葛亮再次向孫權行了個躬身禮說道:“自古以來,以少勝多的戰例不少,我聽說江東多才俊,坐擁江東憑靠長江天險,難不成吳侯認為自己不如曹操?”

諸葛亮這些話說的倒是中聽,孫權臉色好了不少。

他捏著下巴,點了點頭說道:“先生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

孫權好像動了抗衡曹軍的心思,張昭連忙說道:“吳侯,曹軍猛將眾多,運籌帷幄之士也是遠多於我們江東。與曹家開戰,實屬不智!”

“如果我是吳侯,必定會把輕言求和的人給斬了。”沒等孫權回應,諸葛亮說道:“這些人只為自家考慮,哪裡想過吳侯的生死?”

“諸葛孔明,你不要危言聳聽。”張昭怒道:“我在江東為官多年,向來受文臺、伯符倚重,難道我會害了吳侯?”

諸葛亮冷然一笑,搖頭說道:“張公以往忠義我是毫無懷疑,然而這次力勸吳侯投降曹家,卻是令人不齒。”

他接著說道:“江東諸人投效曹家,一個個都還能得到重用,將來封妻廕子並不是沒有可能。然而吳侯投了曹家,丟的可不僅僅只是江東。”

看向孫權,諸葛亮說道:“吳侯佔據江東數年,早就是一方英雄,曹操難道半點忌憚也不會有?既然他忌憚吳侯,將來總會想著法子把吳侯除掉。投了曹操,不僅不能保全江東,反倒會丟了性命。張昭等人一力勸說吳侯投降,此時不斬殺他們,還等什麼?”

諸葛亮說出這些話,在坐的眾人大驚。

勸說孫權投降,他們幾乎是人人有份。

聽了諸葛亮的這些話,孫權眉頭皺著問道:“孔明先生有沒有攻破曹家的法子?”

“如今曹家大軍沒動,吳侯也可以按兵不動。”諸葛亮說道:“等到曹家大軍有了動向,再做謀劃不遲。”

“吳侯!”見孫權面露遲疑,魯肅知道諸葛亮把他說的有些心動,連忙說道:“孔明說的沒錯,曹家大軍不動,江東只要嚴加提防就好。沒有針對曹家的舉動,也不能算是得罪了他們。然而他們要是動了,就是企圖對江東不利,那時再做應對,因為早先已經有了部署,也不至於十分倉促。”

孫權皺著眉頭點了點頭卻一句話都沒說。

始終覺著江東不是曹家對手,張昭說道:“諸葛孔明巧言令色,企圖蠱惑吳侯。曹家以往也曾攻破他人,早年的張繡甚至還反叛過曹家,還不是被赦免了罪過?”

諸葛亮哈哈一笑,對張昭說道:“張公說的沒錯,可張繡如今卻在哪裡?昔日佔據宛城,他是呼風喚雨,如今呢?在曹操手下,他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不僅昔日輝煌不在,就連活著都得小心翼翼。難道吳侯肯像張繡一樣?”

“不用說了!”孫權站了起來,對眾人說道:“我心意已決,無論曹家有沒有向江東用兵的打算,先做部署,一旦曹軍來了,即刻迎戰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