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張昭的勸阻,孫權令人把諸葛亮請進前廳。

進了前廳,諸葛亮先是向孫權見了禮,隨後又朝在坐眾人拱了拱手。

“孔明先生是劉玄德身旁軍師。”孫權問道:“不在劉玄德身旁,來到江東做什麼?”

“我來江東,特意為了吳侯。”諸葛亮說道:“眼看吳侯將要丟失家園,我不過是來問候一聲罷了。”

臉色唰的一下難看起來,孫權語氣不是太好的說道:“江東如今安穩的很,誰說我將把它丟掉?”

看了看在坐的眾人,諸葛亮笑著說道:“剛才吳侯應該是在於諸公商議怎樣投效曹操,一旦投了曹操,江東難道還會在吳侯手中?”

“你怎麼知道我們在商量投效曹操?”孫權問道:“難不成我們就不能商量些別的?”

“曹操大軍攻破荊州,過不了幾天就會趕到長江岸邊,吳侯在這個時候不商量著怎麼投效,難不成還有其他更要緊的事情?”諸葛亮向他問道。

“諸葛孔明!”孫權終於怒了,他向諸葛亮一瞪眼:“我敬你是客人,你為什麼卻口出傷人的言語?”

“難道吳侯打算抗擊曹軍保全江東?”諸葛亮向孫權躬身行了個大禮:“如果是那樣,我向吳侯告罪。”

“抗擊曹軍?”孫權還沒說話,張昭就冷哼了一聲,向諸葛亮問道:“劉玄德倒是與曹軍為敵,如今落了個怎樣的下場?”

“我家主公雖然與曹軍廝殺屢戰屢敗,卻從未放棄抗爭。”諸葛亮說道:“敗而不餒,才是真英雄,好過不戰而降。”

自從進入前廳,諸葛亮說話句句帶刺,孫權和在坐眾人臉色都是十分不好。

生怕他得罪了孫權,魯肅在一旁只管向他使眼色。

可諸葛亮卻好像根本沒有看見,接著說道:“我家主公沒有長江天險,曹軍來了還敢抗衡。吳侯如今憑靠著長江,坐擁數萬精銳。可聽到曹家就有了投降的打算,實在是令人費解。”

“你口口聲聲抗衡曹家,我問你,曹家有多少兵馬?”孫權冷聲向諸葛亮問道。

魯肅早就提醒過諸葛亮,要他故意把曹家兵馬數量說的少些。

可諸葛亮卻說道:“曹軍號稱八十三萬,離開鄴城出征的少說也有二十萬,曹子熔麾下三萬,再加上荊州降卒,沒有四十萬也差不多。”

他這麼一說,魯肅心裡一陣懊惱,直念道著,完了,完了,諸葛孔明也太不會來事。

江東諸人原本就懼怕曹家,他不僅不把曹家兵馬說的少些,反倒還刻意誇大,張昭等人就更有理由勸說孫權投降。

果然,張昭開口問道:“敢問孔明先生,曹軍四十萬,我軍只有六萬,怎樣抵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