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服了孫權,陪著他離開前廳,魯肅鬆了口氣說道:“剛才孔明與張昭辯白,我可是捏了把冷汗。”

“吳侯根本就沒想過要向曹家投誠。”諸葛亮說道:“我不過是說了些讓他下定決心的話罷了。”

“孔明剛才說的,句句都戳到吳侯要害。”魯肅說道:“由不得吳侯不答應。”

“敢問周公瑾如今身在何處?”諸葛亮問道:“剛才怎麼沒見他?”

“公瑾正在操練水軍。”魯肅說道:“既然吳侯已經答應早做打算,孔明不如留在江東,幫著我軍做些準備怎樣?”

“來到江東的事情還沒辦完,我當然不會回去。”諸葛亮說道:“還請魯公把我引薦給周公瑾。”

“才見了吳侯又要去見公瑾。”魯肅說道:“孔明怎麼也不歇上一歇?”

“戰事要緊。”諸葛亮說道:“我家主公屯兵夏口,如果江東沒有與曹軍開戰,他必定是兇險萬分。我來這裡就是要與江東結盟,見了吳侯當然得去見周公瑾。畢竟在吳侯眼中,周公瑾還是舉足輕重。”

“何止舉足輕重。”魯肅說道:“吳侯遇事總是會向公瑾討教,他也是想到可能要與曹家開戰,才把公瑾調了回來。”

“既然吳侯有心與曹家開戰,為什麼還要聽信張昭等人?”諸葛亮說道:“他們可都是極力攛掇投降曹操。”

“當初孫伯符把吳侯託付給了張昭、公瑾等人。”魯肅說道:“雖然不認同張昭的看法,吳侯卻是拿他沒什麼辦法,只能由著他在耳邊亂說。”

“原來是這樣。”諸葛亮點著頭說道:“張昭還真是不遺餘力打算說服吳侯投效曹家。”

“除了張昭等人攛掇吳侯投效曹家,更多的人都懷著僥倖。”魯肅說道:“早先伯符在的時候,曾把小姐許配給了曹子熔。說起來,曹家和孫家也是姻親,那些人期盼著因為這層關係,曹家不會向江東發難。”

“迂腐的好笑。”諸葛亮笑道:“曹子熔如果是個講情面的,當初就不會討伐袁家,也不會幫著曹操把袁譚、袁尚逼到絕境。對曹子熔來說,江山遠遠要比姻親更重要。”

“我也是見過曹子熔,當初他年歲不大,就能率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魯肅說道:“像這樣的人物,心底人情必定淡薄,又怎麼會為了區區姻親,而捨棄大好江山?”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鑠是他的兒子,倆人又能有多少差別?”諸葛亮說道:“我家主公身為漢室宗親,這麼多年一直致力于振興漢室,可他屢屢行事總是會被曹家打亂,可見曹家已是成了漢賊。與曹家結為姻親,難道吳侯就不怕被天下人唾罵?”

“這件事是伯符當年與曹子熔的約定。”魯肅說道:“我雖然覺著不妥,卻也不好多說什麼。吳侯對伯符向來敬重,誰要是推翻伯符以往的決斷,他必定不肯答應。孔明還是不要提了的好。”

“實不相瞞,我這次來到江東,除了說服吳侯迎戰曹家,還有另外一件事。”諸葛亮說道:“我家主公最近幾年一直未娶,聽說江東小姐已經成人,特意令我前來保媒。曹家意圖對孫家不利,把小姐嫁給曹子熔,還不如嫁給我家主公,畢竟有了姻親這層關係,彼此將來也好說話。”

“孔明要為劉玄德求親?”魯肅愕然說道:“劉玄德年近五十,小姐不過才十五歲……”

“年歲並不重要。”諸葛亮說道:“重要的是一旦成了姻親,將來彼此再沒有嫌隙。對抗曹家也不會再有猜忌。”

“這件事我可做不了主。”魯肅說道:“孔明還是見了公瑾再說。”

“也好。”諸葛亮應了一聲。

在魯肅的陪同下,諸葛亮前往周瑜練兵的地方。

江東最強盛的就是水軍,周瑜操練的當然也是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