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七章:驚蟄三候,春雷乍鳴(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牧、司馬尚二人合力,退了楊端和的大軍,屬王翦旗下的楊端和,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敗了王翦,趙國可算是揚眉吐氣了,趙王盍的脾性都好了幾分。
直到有一日,心思來潮,欲出宮走訪,體察趙國民情,趙王盍聽了一則流言,面色倏地沉了下去,亦不再在城中走訪,憤而回了新修建的趙王宮。
右宮人郭開意味不明的回望了一眼,又立時跟了上去。期間甚至能聽到在勸說趙王盍,只是經郭開一勸說,那渾身的火焰壓制不住,騰騰直衝靈臺。
一路上奔回王宮,望著不如先前規模的政事廳,再結合聽到的流言,趙王盍的怒氣再也壓抑不住,將王案上的摺子,一股腦的推到了地上。
郭開立時上前,拉住趙王盍並勸說道:“王莫要生氣,興許那流言是秦國的計謀,當初長平換將亦是因秦人的計,如今很可能是故計重演。”
“本王倒不知道秦國如今這般好,竟推一位敗他們的將軍登趙王之位。說甚趙國無李牧,便是敗,便會亡。
真是天大的笑話,不過是一位將軍罷了,本王尚在王位,便傳出如此流言。
若是本王有何不測,那李牧是否能接了趙國的擔子,名副其實的為自己守趙國了?”趙王盍擺明了現在聽不進任何的話,郭開的勸說反而激起了對方的疑心。
說甚秦國的流言,焉知不是李牧其人有意崦為之。
一直努力勸說似乎不得其法的郭開,在望見趙王盍甩袖離開的身影,於政事廳裡逗留了一瞬,面上有一閃而過的笑意,復又跟了上去。
聞聽流言的趙王盍忍住了一段日子,因他也知曉,如今趙國能與秦國交戰的將士,已是少數,若是再少了李牧,一時之間無人替換,恐怕這新的趙王宮也坐得不安穩。
只是隱忍得愈久,爆發出來才更加的駭人。李牧每日朝會,也只當不知流言,瞧不見趙王盍流露出來的狠意。
司馬尚自然唯李牧馬首是瞻,幾人就是這樣維持著一個詭異的平衡。
......
事情發生在兩年後的一個春日,即秦王濟民二十四年也。
又是一記驚雷響起,照亮了整個大地,也映出了趙國上將軍府邸的情況。
電閃雷鳴,大雨滂沱。
下方的紅楓越過秋日,提前到來,似要席捲上將軍府,紅楓軍士來往如梭,一個一個的人往外押送,還有府中的典藏一應等物,俱是被翻抬出府。
伴隨著府中人的哭泣之聲,是天上的雷鳴,不知是在替上將軍府的人鳴冤鼓,還是替下方的人遮掩那聲聲訴泣。
同一時間,司馬尚的府邸,一應如是。
次日,兩府隔壁的大人們,方才知曉,昨兒個夜裡,當真是有人在哭訴。因趙王盍在朝會上宣佈了李牧、司馬尚的罪證。
二人意欲謀反,自立為趙王。
不知從何而來的證據,呈現在朝堂之上。
欲辯駁的朝臣,無從下口。心中卻暮地抽了一口涼氣,被衝昏了頭腦的趙王盍不知,他們哪裡不知,如今趙國能用的將軍,只剩下這二人矣。
為免趙王盍衝動之下做出了錯事,紛紛跪伏為其求情,聲言定然有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