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腳下,穿著素縞的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山上。

世間的路,再長也有走完的時候。君父、孃親,是否也是因為如此,才會拋下濟民。

一行人自山下步行至陵墓前,秦濟民心中如是道。

許是新的君王陵墓,周遭都來不及生雜草等物。不過君王、王后陵墓,也有專人看管,自不會落得無人看顧的下場。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聳的陵墓碑,上頭鑿刻的是秦昭世的生卒年月,洛惜賢的亦是隻刻畫了其生卒年月。二人連諡號也無。

有朝臣不同意,言秦濟民此舉刻薄寡恩,有負昭世秦王的恩寵。也有明白秦濟民為人者,譬如魏無忌等人,便直言相問,此舉乃何意。

秦濟民當時眉目無情,吐露的話,卻能讓人感覺到其中的眷戀。他道:“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之嫌。此舉至此之後,合該廢除。

君父、孃親一生的功績,不該由我等來評說,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留下一眾震驚的朝臣,秦濟民徑直離開了四海歸一殿。

回想著當日的情形,魏無忌凝視著前方的身影,十六的少年不知何得,變得高大了許多,在這陰雨濛濛的天氣裡,也顯得十分可靠,讓人倍感心安。

少年身旁的是秦玄水、秦嗣遠、秦流芳,幾人在前,魏無忌、秦嬰、春婷、冷小帥、白小月帶著孩子在後,默默的作揖祭拜。

碑前並無遮風擋雨的東西,碑前有階,經過雨水的沖洗,乾淨非常,卻也溼漉漉的。秦濟民一撩下襬,便跪了下去。

一齊來祭祀的人,都跟著跪在地上。

所以人都沉默著,就連上山前,還在喋喋不休,哄外甥開心的冷小帥,都閉口不言,生恐驚了墓中人,可是距離真正的陵墓還有一段距離。

秦濟民起身回望,他道:“嬸嬸、舅母,你們要不帶著堂妹、表妹在此處歇息?”

兩個尚且還不是完全知事的小姑娘,睜著水汪汪的大眼,撲到秦濟民的跟前,一人扯著一條胳膊,齊聲道:“堂哥(表哥)去哪,我們也去哪。”

嬌憨的姑娘,撒起嬌來,也軟軟糯糯的。

秦濟民本來是,擔憂兩個年紀最小的孩子累著了,接下來的路也,也不如先前官道好走。此時看來,兩人很是精神,也不再多說。

秦嗣遠卻癟著嘴,有些累著了,方才想開口休息的,但是在秦流芳的瞪視下,愣是憋了回去,只能提著痠軟的雙腿跟上。

其實秦嗣遠不知曉,若是他提出的話,很有可能會在此地,被秦濟民暴揍一頓,秦玄水幾人還會拍手叫好。

在幾人的眼裡,若非是為了當初挑撥秦嗣遠的幕後黑後,父母哪裡會出如此大的變故,還有膽子偷懶,簡直就是不可饒恕的事。

秦玄水自那以後,也變得不愛和人交流了,總是說世人多騙子,欲乘仙歸去。秦濟民只得收起自已的傷心,多多看幾個弟弟妹妹。

生怕哪天一個回首,又不見了一人。

一行人再度前行,在曲曲折折的道上前行。

道兩旁有綠樹成蔭,也有同人等高的小株植被,每轉一道彎,風景便不一樣。為了死去的兩人仍能看見世間的風光,陵墓建在此地,也是煞費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