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九章:春風不盡,勁草再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新秦王元年孟夏。
秦國仍處於新喪的時期。
挺過了嚴寒的冬季,積雪也早已融化。換上薄衫子出門,目之所及處,春日發起的芽到得清明時,已是翠綠欲滴,一派生機勃勃。
就連去歲道路兩旁除過的雜草,今歲仍舊在瘋長。年年如此,歲歲除草。雜草長得不亦樂乎,可苦了辛勤除草的百姓,但是卻無一人有怨言。
七國簽訂了十五年互不侵擾的盟約,今距戰事結束不到一年光景。當初被戰事涉及到的城池,百姓們整日整日惶恐不安。
如今總算可以安穩的種自家田地,可是這一切,百姓們不會忘記是誰帶給他們的,是那位天神一樣的秦王,還有鶼鰈情深的秦王后。
秦濟民嗣位之初,便廣告國人洛惜賢當初,為秦國所做的事。單是招來賢人,陸清塵、冷小帥、玄應離,就足以讓老秦人記住她。
可惜,在知曉時,佳人已逝。
但是這並不妨礙老秦人,對昭世秦王、王后惜賢的感恩。至於其他六國人如何想的,他們也不甚在意。
就在去歲,秦國變天之際。
遠在榆林塞的冷小帥,阻擋了蠻貊族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以為秦文謹在咸陽,便認為榆林塞無人,欲趁機翻過榆林塞,卻被攔在塞外,一步不得越過雷池。
不止如此,冷小帥還摸到了蠻貊族人的老巢,若非是另一支蠻貊族人來救,興許就已經被全滅了,自此以後,時常來襲邊塞的人蠻貊族人,元氣大傷。
不敢再來犯。
六國快打進咸陽時,冷小帥仍固守在此,不挪分毫。
知曉秦王昭世夫妻因何而故去,蒙恬、蒙毅才是最不能接受的人。
若是當初他們被救之後,便立刻回到父母身邊,或許自已的父親,便不會因私而去報復趙國,也不會導致他們的王叔、王嬸,這般年輕便殞了性命。
自責的兄弟倆人,各自立下誓言:一日不收服塞外的蠻貊,蒙恬便不再還朝;自此後便隨侍在秦濟民左右,不教其受丁點傷害。
戰事畢後,各處糧食緊缺,幸而有玄應離,自蜀地運送糧草,解決了國中大部分的無米之炊。因戰事荒廢的田地,也由田嗇夫杜子季,帶著百姓重拾耕地。
緊守咸陽的秦文謹、陸清塵,等到了秦濟民的歸來,在將秦王、王后葬入陵墓後,兩人也離開了咸陽,一人適往榆林邊塞,另一人則是回了櫟陽。
如同過去的春日,秦國亦在逐步復甦。
又是一年清明時,許多百姓自發的,將徑直去往陵墓,道路兩邊的雜草清理乾淨,方便秦濟民等人,前往祭祀。
往年清時正是踏青的好時節,今歲空有桃紅柳綠,無人前去欣賞它們的美麗。
前往陵墓的路上,秦濟民正好問道:“小帥舅舅你上回說到君父和孃親,他們也在清明踏青的奇遇?”
談及兩人,冷小帥本就喜慶的臉上,更是多了幾分笑容,他道:“那可當真是奇遇呀,說是遲那時快,我們在湖邊遊玩,所見的盡是三三兩兩成群結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