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可愛的幾個孩子,揚起一抹笑來,齊聲問道:“君父(伯父),究竟何事啊?能比得上這趙國和氏璧。”

秦武公此時沒了先前的笑顏,頗有幾分不怒自威。

見幾個孩子亦端正了姿態,方才說道:“欲換他國寶物,而不予其物做交換。世上可並無這白得之事。便是諸國相互奪得他國城池,也得有出色的將領,無所畏懼的軍士。

得任何東西,需要透過自身的努力,憑雙手換取。待自身強大到,世間無所匹敵之時,自有那甘願奉上之人,屆時的你們還需要他人送上嗎?

而如今諸候分據,處於亂世之中,我們可以陰謀陽謀來與之抗衡,切不可肆意掠奪,隨意殘害他人,此舉有傷天和。”

又道:“你們只需記住一事:世道亂,其心持正即可。”

秦昭世三人還有許多不能理解之事,只是鄭重的將秦武公之言,牢牢記在了心間,疑惑頓消的他們,準備離去。

然打定主意教子(侄)的秦武公,今日哪裡會任其離去。

秦武公面上恢復了先前的笑容,一捻長鬚,笑道:“文謹、昭世、小嬰三人對這世道之亂,好似過於無知了些。君父(伯父)為你們安排了一道好去處。”

朗朗乾坤之下,三人竟覺得瞧見了上空,渾身密佈了烏雲。

幾乎是本能的說道:“君父(伯父)我們今日回去,定好生研習,這列國之事。”

“孺子可教也,君父(伯父)便是讓你們去明白明白,亂世之道,如何生存。”不知想到了甚,秦武公的笑容愈發的和煦。

他問道:“你們可還記得,前幾日外祖家來人之事。

因趙國前來,是以,並未讓你們前去,只是你們的孃親(伯母)前往探望。今日便一道前去,賠禮謝罪之餘,跟著外祖他們出門歷練罷。”

呼,還以為上哪的三人,心中頓松一氣。外祖和藹可親,當是一好去處。坐進觀天的三人,哪裡知曉,此次秦武公提前與其泰山,鄭重請求過。

歡喜離去的三人,經歷了慘無人道的磨練,周遊列國,留下無數讓諸國咬牙切齒,又不至於傷筋動骨之事,以至於欲尋秦武公狀告一番,又難以啟齒。

誰人願意說出,遭幾個孩子戲弄,欺負之事啊。自小便被定作秦國世子的秦昭世,極有擔當的將一路所行之事,一力攬之。

是以,諸國方才慢慢的流傳出一句話來:不識人間真國色,只因未逢秦昭世。又因其人言行舉事,道出另一句話來:惹天惹地惹天子,莫招秦國秦昭世。

而被迫歷練的三人,對趙國亦是怨念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