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出征(第2/2頁)
章節報錯
做這個調整的主要原因,不是說白止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理應獲得晉升與嘉獎,而是跟艦隊規模有關。
在白止戰迴歸之後,東望洋這邊就有3支特混艦隊。
年前,海軍司令部做了調整,把“龍江”號從戰鬥序列當中除名,去取代因為艦體結構嚴重受損,早已經不堪重負的“橫江”號,充當航空訓練艦。因此由衛軍指揮的特混艦隊就只剩下2艘“帝都”級。
隨後,海軍司令部把由4艘小型航母為主的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派往梵炎洋,負責進軍南玄地區的作戰行動。
只是,東望洋艦隊的規模並沒有因此減少。
春節過後,第二批“行省”級航母的前4艘正式交付給海軍。
在完成必要的測試之後,在3月底就正式編入戰鬥序列,組建第二十三與第二十四特混艦隊,司令官分別是李傑與金洪。
到此,東望洋艦隊擁有4支主力特混艦隊,總共6艘大型航母與2艘艦隊航母。
此外,還有2支各自擁有4艘小型航母的特混艦隊。
如果需要,可以徵用在西東望洋上活動的快速護航航母,最多可以達到22艘。
把這些航母都算上,總共能搭載1600餘架艦載機!
此外,隨行的護航戰艦能搭載大約400架水上飛機。
在中轉島那邊,有岸基航空兵的幾百架遠端戰鬥機,以及大約500架隸屬於陸軍戰略航空兵的重型轟炸機。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能夠投入的作戰飛機超過3000架!
即便不考慮官兵的素質,特別是飛行員的能力,只是幾千架作戰飛機,就足以壓垮霍瓦依群島的紐蘭軍隊。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紐蘭軍隊部署在霍瓦依群島的作戰飛機,總共還不到3000架。
在這些作戰飛機中,一大半是紐蘭海軍的戰術飛機。那些屬於紐蘭陸軍的作戰飛機,同樣以戰術飛機為主。
不是說紐蘭陸航缺少轟炸機,而是在霍瓦依群島上,能夠部署重型轟炸機的大型機場全都遭到了重點照顧。
此外,紐蘭航空兵的戰鬥力也差得多。
差的不僅僅是飛機,還有飛行員。
帝國海軍的優勢還不止於此。
如果再等上2個月,到6月,還能獲得4艘大型航母與4艘小型航母,以及至少20艘快速護航航母。
到時,能投入的作戰飛機將超過4000架。
在白止戰看來,完全沒那個必要。
不是說不需要更多兵力,而是繼續拖下去,帝國海軍的相對優勢還會縮小。
如果讓白止戰決定,他會選擇在春節之前發起進攻,而不是拖到清明節後,因為就在3月份,紐蘭海軍的首艘大型航母,“埃塞”號正式服役。到了4月份,除了數艘“獨立”級小型航母之外,還需要加上3艘“奮進”級準艦隊航母。如果拖到6月份,就會面對更多的紐蘭航母。
可惜的是,帝國海軍無論如何都無法在春節之前做好發動進攻的準備。
就算能夠調集到足夠的戰艦,也沒辦法在年前獲得足夠多的物資,特別是每艘戰艦都需要的燃油。
正是如此,清明節過後,在2艘大型航母迴歸,其他幾支特混艦隊做好準備後,白止戰下達了出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