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出征(第1/2頁)
章節報錯
進軍霍瓦依群島是勢在必行,只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依然費時費力。
最主要的麻煩,仍然是戰艦。
官兵可以鼓舞、嘉獎與鞭策,而戰艦到了時候就必須進行維護與保養,出了故障更加得進行維修。
雖然“秦嶺”號在春節之前就到了那球港,還在當地臨時設定特混艦隊司令部,但是到春節過後,其他戰艦才陸續到達。
至於2艘大型航母,在清明節過後才來到了那球港。
如此拖沓,並非白止戰本意,而是受客觀條件限制。
要說的話,就是因為2艘大型航母需要返回造船廠,進行服役之後的首次全面檢修,並且做必要改造。
最重要的,同樣是最醒目的改造,用12座雙聯裝80毫米高射炮代替了8座雙聯裝130毫米高射炮與4座四聯裝40毫米高射炮。雖然這會讓遠端防空火力降低,對敵機的攔截距離縮短到10千米以內,但是在實戰當中,等航母上的高射炮發揮作用的時候,敵機往往已經飛到跟前了。
遠端防空,那是護航戰艦的任務。
此外就是,防空戰艦與航母的距離一般都在5千米左右。
如此一來,航母需要的其實是中近距離的防空火力,而這恰好是中等口徑高射炮的理想作戰區間。
按照海軍做的統計,在過去的戰鬥中,航母上的大口徑高射炮在防空作戰中的貢獻還不到百分之二十,而且攔截敵機的交戰距離往往都在10千米以內,這恰好跟80毫米高射炮的作戰區間重合。
除了航母,2艘“南珠海”級快速戰列艦也要在返回造船廠,接受服役後的第一次全面檢修。
2艘快速戰列艦也藉此機會進行了改裝。
不同的是,沒有用80毫米高射炮取代130毫米高射炮,只對高射炮做了改進,使其能發射新式炮彈。
此外,取消了設定在艦尾的2座四聯裝40毫米高射炮,換成了2座水上飛機機庫。
如此一來,水上飛機的搭載數量由之前的4架增加到了8架。
其實,這也是針對新的艦隊編制做的變動。
第二十一特混艦隊新增2艘“淮河”級大型巡洋艦,協助2艘快速戰列艦,為航母提供掩護。
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抽調快速戰列艦組建土機編隊。
這樣一來,就需要具備更強的搜尋與偵查能力。
顯然,關鍵就是新編入的大型巡洋艦。
雖然第一批“淮河”級只有4艘,但是第二批達到8艘,並且在建造後期提速,入役時間只比第一批晚了約2個月,能與第一批同步編入戰鬥序列。關鍵是,12艘大型巡洋艦全都留在東望洋。
做為替換,修復後的“北河”號與“南江”號被派往陸心海,編入劉向真指揮的夕落洋艦隊。
因為大型巡洋艦能夠為航母提供防空掩護,所以在實戰當中,艦隊指揮官有了更多、也更靈活的選擇。
只是,海軍司令部沒有對特混艦隊的編制做出調整。
要不要組建單獨的突擊編隊,由艦隊指揮官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這裡,涉及到了一個十分關鍵的人事變動。
春節過後,白止戰收到了劉長勳簽署的晉升令,正式晉升為海軍上將,任帝國海軍東望洋艦隊總司令。
至於第二十一特混艦隊,由李銘博擔任司令官。
在正常情況下,白止戰依然跟隨第二十一特混艦隊活動,並且以“秦嶺”號為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