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帝國海軍的戰報,6艘巡洋艦全都捱了炮彈,不過均無關痛癢。
當然,紐蘭海軍一如既往的宣佈獲得“127提尼島海戰”的勝利,宣稱擊沉了4艘帝國海軍的巡洋艦。
受此影響,第一火力支援艦隊與第二火力支援艦隊在12月8日的下午交換了位置。
有“粵江”號頂在前面,再也不用擔心被紐蘭艦隊偷襲。
“粵江”號不但擁有能秒殺巡洋艦的350毫米艦炮,還配有一部炮瞄雷達,能夠在夜間對20千米之外的敵艦進行準確炮擊。
關鍵是在西東望洋這邊,紐蘭海軍沒有能夠挑戰“粵江”號的戰列艦。
在西北東望洋大海戰中逃脫的5艘紐蘭戰列艦,遭受重創的“馬裡”號已經回到東海岸的造船廠,恐怕明年都未必能夠完全修復。另外4艘都在珍寶港裡面,絲毫沒有打算出來活動的意思。
“粵江”號是塞島附近唯一的戰列艦,還是一艘快速戰列艦。
哪怕珍寶港裡的4艘紐蘭戰列艦殺了出來,因為航速不夠快,也未必能拿“粵江”號怎麼樣。
為了保險期間,塞島離管島只有幾百千米,在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粵江”號都是在夜間前往提尼島東北海域,堵住紐蘭艦隊北上的航道,在天亮之前北上,返回己方戰鬥機掩護海域。
這也充分發揮出了快速戰列艦的價值。
更加重要的是,帝國海軍加強了對管島的監視力度,派遣“赤兔”這類遠端戰鬥機執行偵查任務。
只有在發現紐蘭海軍準備採取行動的時候,才需要讓“粵江”號南下。
此外還有,帝國海軍重新組建第42特混艦隊,並且在12月8日夜間,就讓該艦隊從狹夷皇國南下去塞島作戰。
4艘“龍興”級戰列艦,隨同的4艘重巡洋艦,以及十多艘其他戰艦,在阿塔島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足夠控制塞島附近的海域。如果有需要,還能夠用兇猛的炮火支援島上的陸戰隊。
關鍵的是4艘重巡洋艦。
到達戰場之後,這4艘重巡洋艦就被編入第二火力支援艦隊,換下第41.3分隊的4艘重巡洋艦,隨同“粵江”號,在夜間南下封鎖塞島,對付那些利用夜色掩護向塞島運送兵力與物資的紐蘭戰艦。
因為最快航速才25節,而且4艘“龍興”級已經有1年多沒有進行常規檢修,狀態都不是很好,所以按海軍司令部的安排,也就是去鎮場子,在後方給“粵江”號助威,讓紐蘭海軍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一切順利,4艘“龍興”級在春節前將被修復的戰列艦替代。
按最初的計劃,在春節之前,陸戰隊就能攻佔塞島,甚至能登陸管島。
只是現在看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別說攻打管島,能夠在春節之前佔領塞島,準確說是控制住局面,進入到掃蕩階段,就很不錯了。
按照修改後的計劃,佔領塞島的時間已經推遲到了明年的清明節之前。
哪怕接下來的戰鬥順風順水,也要在清明節之後才會考慮攻打管島的作戰行動。
不止因為敵人強大,還跟帝國海軍與陸戰隊沒做好充分準備有關,即陸戰隊送來的登陸部隊才一個陸戰師。
帝國陸戰隊採用小編制,一個滿員師才13000餘名官兵。
就算得到艦隊支援,也至少要2個陸戰師才能打下塞島。要攻打管島的話,得準備第三個陸戰師。
可見,塞島已經成了消耗雙方兵力的血火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