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11月最後一天,陸戰隊才基本上控制住登陸場,還在海灘上建起一座能供戰鬥機起降的野戰機場。
到此,上岸的官兵已經超過5000人,還在以每天1000人的速度增加。
此外,陸戰隊還搭建了一條臨時碼頭。
為了支援登陸作戰,減輕第41特混艦隊的負擔,陸戰隊還在30日派一支部隊登上北面的阿塔島。
所幸,這座島嶼上沒有敵人。
此外,該島的土著部落規模不是很大,只有幾百人,對待帝國官兵很友善。部落酋長在小時候受過帝國軍隊的恩惠。說起來,也就是去帝國駐軍那種痘,在隨後爆發的瘟疫當中倖存了下來。
到12月6日,第41特混艦隊才接到撤退命令。
阿塔島的野戰機場已經建好,陸戰隊的工程部隊也已在修建臨時棧橋碼頭,這幾天就能完工。
有了機場碼頭,部署在該島上的岸基航空兵就能頂替第4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
此時,陸戰隊也摸清楚了塞島的情況。
紐蘭軍隊肯定提前收到訊息,或者說準確判斷出帝國海軍的戰略動向,知道帝國海軍將在攻打管島前攻佔塞島,因此在過去幾個月裡,利用夜色的掩護,用小型艦艇,特別是速度快的驅逐艦向塞島運送作戰部隊。紐蘭軍隊不但接管了這座島嶼,還秘密完成防禦部署,而帝國海軍則完全不知情。
在此期間,紐蘭軍隊在駐守塞島的狹夷軍隊的協助之下,修建了大量防禦工事,包括完備的地下掩體。
按抓獲的俘虜交代,島上的紐蘭軍隊是第一陸戰師,總兵力在15000以上,甚至有可能達到18000人。
所幸的是,紐蘭軍隊沒能來得及把坦克與重炮送上塞島。
不是沒有準備,而是運送難度非常大。
在帝國海軍發起進攻前,紐蘭海軍向塞島運送了一百多門迫擊炮,以及夠消耗三個月的物資。
此外就是,北馬群島其他島嶼上的狹夷駐軍全都在塞島,大概有3000人。
其實,就是在獲知這些情報之後,陸戰隊才派工程部隊去阿塔島,在那邊修建了野戰機場與碼頭。
在12月7日,海軍向阿塔島部署了第一支岸基航空兵。
當天,該部隊就為在塞島作戰的陸戰隊提供了支援。
晚上,負責掩護登陸場的第一火力支援艦隊在塞島南面,提尼島的東北與紐蘭海軍的幾艘巡洋艦遭遇。
在塞島戰役開始後,第一場海戰就此打響。
雙方的都是6艘巡洋艦,不過第一火力支援艦隊有2艘重巡洋艦,紐蘭艦隊則全是輕巡洋艦。
次日上午,白止戰才收到了訊息。
其實,發生在提尼島東北的這場海戰,進行了不到3個小時,而且雙方几乎在同一時間轉向撤退。
帝國海軍這邊,主要是擔心遭到魚雷攻擊,而且第一火力支援艦隊的任務是為登陸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如果兩艘重巡洋艦受創,在今後幾天,陸戰隊就得停止在塞島的進攻行動。
紐蘭海軍那邊,是擔心在天亮後遭到轟炸。
因為是在夜間進行,交戰距離並不近,雙方戰艦都沒有夜戰法寶,即炮瞄雷達,所以都沒有戰艦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