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行路之難(第2/2頁)
章節報錯
虞世南嘆了口氣,一臉的落寞,心灰意冷地說道:“不管是幽燕還是阿骨打退回的黃龍府,這都是咱們大遼的土地,曾經屬於強盛的遼帝國。”
“現在卻成為了宋金角逐的戰場,怎地不叫人心碎。”
此言一出,他身邊幾個義兄義弟感同身受,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這份愛國情懷,本來是十分感人的,但是契丹使團中的其他人,卻都有一種將他們趕走,讓他們自生自明的衝動。
這七個禍害,要是到了復遼城,指不定惹出什麼風浪來。
汴梁城下,一直到契丹使團捲起的煙塵不見了,高柄才轉身往城中去。
剛到門口,就見一群人嗚嗚泱泱向城門湧來,仔細一看還有萬歲營的親兵。
萬歲營親兵既然帶甲出現,肯定是少宰親至,高柄仔細一看,果然人群中就有和少宰形影不離的陸謙呂望哥倆。
他帶著人迎了上去,陸謙見到他,笑道:“衙內,好巧!”
高柄懶得糾正他的叫法了,反正自己也認命了,問道:“少宰可在?”
“就在車中。”陸謙笑道:“少宰自己的幾十個徒孫,前去汴梁城郊看一看傳說中的軌道馬車。”
高柄眼珠一轉,說道:“左右我也沒事,就跟少宰一起去好了。”
這時候車簾掀開,楊霖的大弟子,吏部的吳敏露頭道:“殿帥,恩師請您上來同行。”
高柄馬上棄了自己的馬,上了楊霖的馬車,裡面都是些熟人。
馬擴和高柄的關係很是親近,拍了拍自己身邊的蒲團,道:“三哥,來這邊。”
楊霖的跟前,是軌道馬車的圖紙,由設計此法的廣州校舍提供。
這件事的提出,本來是為了解決地震的賑災問題,雖然沒有派上任何用場,但是楊霖卻十分重視。
幅員遼闊的帝國,交通若是一直這麼不便利,管理起來千難萬難。
出了京畿省,就算得上山高皇帝遠了,因為等閒進京就要按月為單位。
而且道路顛簸,這一點楊霖深有體會,每一次出巡都要他半條小命,渾身骨頭散一次架。
難怪古人說行路難,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交通和道路,出一趟遠門簡直是難上加難。
高柄湊上前看了一圈,完全看不懂一星半點,只是覺得軌道馬車,應該會節省一些力氣。
楊霖和幾個徒孫輩的人,卻討論的興致勃勃,他越來越發現這個時代漢人的智慧不容小覷。
各種建議都被提了出來,有的靠譜,有的則天馬行空。
甚至還有說是用熱氣球和風箏拽著跑的,讓楊霖哭笑不得,不過他從不打壓任何一個想法,而是鼓勵大家嘗試、試驗。
許多在人們覺得是常理之外的領域,未必不會有迥異於後世的文明而另闢蹊徑的道路,主要還是要培養當下的青年動手試驗的能力和意識。
很快城郊的那條試驗的道路就到了,眾人躍下馬車,簇擁著楊霖走了過去。
PS:書評區寧貂毛搞了個活動,發帖拿起點幣,歡迎大家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