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林朝陽跟高錕交流,這一計劃即將在91年1月份完成。

在林朝陽的「科普」之下,陶玉書對嶄新的網際網路充滿了興趣。

林朝陽沒敢給陶玉書科普太多,只是把「新聞門戶」這個概念告訴她,就已經讓陶玉書心馳神往了。

陶玉書陶醉於林朝陽的「想象」,並且不乏執行的動力。

在這個家裡,向來都是林朝陽負責動嘴,她負責動手的。

她跟林朝陽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先嚐試以新聞摘要的方式介入網際網路新聞。

反正如今香江連網際網路都沒接入呢,就算是接入了,前幾年使用者肯定少得可憐。

現在搞這種操作肯定是賠錢的,就當是提前卡身位了,如果以後網際網路產業真的能發展起來,那好處肯定少不了。

具體的實施辦法是由明報企業單獨建立一個網路新聞部,創辦一份網路新聞出版物,出版物暫為中英雙語。

以每週一期的頻率匯總亞洲範圍內的重要新聞,再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傳送給全球各地的訂閱使用者。

陶玉書已經給這份網路新聞出版物起好了名字,就叫「亞洲新聞摘要」。

光聽名字,可謂逼格滿滿。

陶玉書還想好了,以後真要是建立新聞入口網站,就叫亞洲新聞網。

辦大事,必須得有格局。

這名字就很有格局。

又過了幾天,快到聖誕了,林朝陽打算帶著陶玉書出門過過二人世界,一直在等陶玉墨下班回來好帶孩子。

結果等了好長時間也沒見陶玉墨回來,他只好給砂糖遊戲打了個電話。

「你忙什麼呢?怎麼還不下班?」

「忙工作唄!」陶玉墨說。

嘿,林朝陽感覺今天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

平時都是晚出早歸的,到了公司就是玩遊戲、吃上午茶,今天竟然加上班了?

「你先回來。」

「回去幹嘛?」

「帶孩子啊!」

陶玉墨憤怒的質問道:「今天聖誕節,你讓我帶孩子?你們夫妻倆幹什麼去?」

「我們你就管了。你帶他們倆出去玩玩,費用我報銷,還有加班費。」

放在平時,林朝陽要說給「加班費」,陶玉墨也就幹了,可今天她卻沒有表現得十分反常。

「我差你那點加班費嗎?」說完這句話,她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林朝陽握著電話摸不著頭腦,這什麼情況?

小姨子沒回來,林朝陽把兩個孩子一起帶上,等跟陶玉書匯合後,他把小姨子今天的反常表現講給了陶玉書。

「你可真是不關心她!」

陶玉書甩給了他一張《信報》,陶玉墨的採訪就登在上面,另外還配了張美照。

「玉墨還是挺上相的,就是這笑容有點太憨了。」

林朝陽評價了一句,又問:「她採訪見報就見報了唄,怎麼還加上班了?」

「估計是受到鼓舞了吧。」陶玉書說。

不至於吧?小姨子平時表現得那麼鹹魚,一個採訪就奮發圖強了?

聽著他的懷疑,陶玉書攤了攤手,「誰知道呢?」

親姐倆一個卷王、一個鹹魚,確實不太符合常理,莫非是一個採訪把小姨子體內的隱性卷王基因給啟用了?

林朝陽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些道理,不過還有待觀察,萬一是三分鐘熱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