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正想說話的時候,殿外忽然傳來動靜,有聲音遠遠地傳來,雖聽不清楚內容,卻能感覺到聲音中的驚喜。

崇禎皇帝覺得奇怪,是誰膽子那麼大,敢在外面喧譁。

他正要讓內侍出去看看的時候,溫體仁忽然出聲道:“陛下,好像是報喜來了。”

都說人老了,就會眼花耳聾,沒想溫體仁卻是反常,耳朵比一般人還尖,隱約聽到了內容。

崇禎皇帝聽了一愣,報喜,報什麼喜?

就這麼一下功夫,那聲音越發的近了,聽得也更清楚了:“前線大捷,斬建虜首級五百餘;前線大捷,斬建虜首級五百餘...”

崇禎皇帝聽得清楚,大喜過望,連忙吩咐:“快傳,快傳!”

說完之後,他再也坐不住,站了起來,在御桌前開始來回快速踱步,心裡想著,怎麼跑這麼慢,半天了還沒到呢。

溫體仁也沒有再坐在崇禎皇帝所賜的凳子上,站起來,不時回首看向大殿外。

報信的內侍在殿外大漢將軍的注目下,邊跑邊喊,終於跑進了文華殿。

一進文華殿,就跪倒在地,雙手把放奏章的卷軸高舉過頭頂,一邊奏道:“陛下,前線八百里加急,與建虜一戰,斬建虜首級五百餘,大捷啊!”

殿內的內侍不等崇禎皇帝吩咐,連忙過去接了過來,快步呈給等急了的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急不可耐地撕掉封印,揭開軸蓋,倒出裡面的奏章快速看了起來。

溫體仁一直盯著崇禎皇帝看,發現皇上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最後笑得像朵花兒一樣。心裡就知道,戰事肯定比較順利。

崇禎皇帝猛然地雙手“啪”一聲合了奏章,然後連聲說道:“好,好,好!”

這時,他發現溫體仁那望眼欲穿的眼神,呵呵一笑,自己直接走下去,把奏章遞給首輔看。

崇禎皇帝一邊還說道:“孫師傅不負朕望,和鍾師傅兩人把軍隊給朕帶好了。斬殺建虜五百一十二名,已方才傷亡十六人而已,真是大捷啊!”

大明自從和建虜開戰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大勝。這訊息讓崇禎皇帝渾身一陣輕,彷彿一直揹著的千斤巨石一下被放下了。

溫體仁看完之後,也是一喜,但隨之就皺起了眉頭,他謹慎地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以為眼下還不宜大肆宣揚,須得驗過首級才行。”

大明有過很多次先例,說是殺了多少多少建虜,但最終不是說屍首被搶回,就是首級驗收的時候發現有非真正建虜的首級充數。

要是朝廷不驗就宣傳,到頭來事情真相被揭露出來,反而打了朝廷的臉。

崇禎皇帝一聽,剛才還高漲的情緒慢慢地冷靜了下來。他當然相信孫師傅和鍾師傅,但溫卿說的也不無道理。

“首級何在?”崇禎皇帝問報信的內侍道。

“回陛下,信使言到首級已到通州,今晚將至京師,只是京師城門已關,需到明早才能進京。”

“溫卿,你安排人前去城門處侯著,首級一到城外,先行驗過。如若無誤,明日一早,運至午門疊起京觀,讓京師百姓都來看看。”

“是,陛下。”溫體仁高興地領命。

兩人現已無心談論其他事情,只等驗過首級之後再商議,溫體仁就告辭去安排驗收首級之事了。

明軍一般有誇大戰果的習慣,但孫承宗是瞭解鍾進衛的脾氣,而且就他本人而言,也是不屑這麼做,因此這次的捷報絲毫未添油加醋。

第二天一早,原本兩車的建虜首級分為五車,由五城兵馬司的兵丁押著,跟隨一邊大聲報捷一邊開路的人,浩浩蕩蕩地進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