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2/2頁)
章節報錯
昌黎之戰的勝利是多個方面影響的結果,有一定的僥倖因素,但勝利了就是勝利,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無容置疑!
崇禎皇帝的心中一直也認為建虜是非常可怕的敵人,都是以一敵十的存在,因為建虜經常打得幾倍的明軍狼狽而逃或直接全軍覆沒。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就覺得建虜也不過如此。
“好,就讓大明的軍民都認識建虜的真面目,鍾師傅,這事具體該怎麼做?”崇禎皇帝的情緒被帶動起來,就問鍾進衛道。
“第一,有功人士都要重賞;第二,專門派人去採訪昌黎之戰的英雄事蹟,編成戲曲、評書之類通俗的形式在軍民中廣泛宣傳。”鍾進衛毫不遲疑地道,這些案例在後世隨便就有,隨手沾來用就是了。
“好,溫卿,論功行賞之事就由內閣和兵部議定。”崇禎皇帝吩咐溫體仁道。
溫體仁想起目前朝廷的狀況,微微苦笑,回答道:“是,陛下。”
然後崇禎皇帝又轉向鍾進衛道:“朕知道鍾師傅非常關心輿論引導之事,而且此事事關對虜士氣,就麻煩鍾師傅去操心此事。”
“好的,沒問題。”鍾進衛想起上次去教坊司時的事,不知道他們之前的宣傳任務搞得怎麼樣了,正好過去看看。
然後鍾進衛想起還應該提醒下崇禎皇帝,就說道:“陛下,建虜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的,士卒可以藐視建虜,但高階將領和朝中大臣還是應該要有清醒的認識才行。”
崇禎皇帝聽了稍微一愣才同意道:“好,朕知道了。”
說完之後,看鐘進衛不再說話,就知道這事已告一段落。
此時,經過鍾進衛這麼插了一杆子事,崇禎皇帝的心情不是那麼沉重,就感覺到了肚子餓。
他看看天色,就對鍾進衛和溫體仁道:“時辰已過午時,兩位愛卿就陪朕一起用膳,之後還有事要議。”
他倆一聽,知道是什麼事情,就一起對崇禎皇帝道:“謝陛下賜宴。”
和之前一樣,崇禎皇帝讓人直接在文華殿內擺膳。因為牽掛著朝局,所以都匆匆用完了膳。
等到收拾午膳的內侍退出去後,崇禎皇帝就把話題轉到了當前的朝局上,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朕匆忙派人傳你回來,所為何事,你知道了麼?”
鍾進衛一聽,想著終於說到正題了。這個事情不是很好處理,原本想昨晚好好想想,結果一下就睡得跟死豬似的。
他之所以先說昌黎的事,第一個是怕反腐的事情討論下去太沉重,不好解決,就先說昌黎的事。
第二是可以藉此機會,活躍下氣氛,順便給自己多一點時間考慮。
但現在的腦子還不是很清晰,只能一步一步分析了,這也正是鍾進衛在後世所擅長的事情之一,業務需求經常需要梳理,理著理著就會清晰起來。
鍾進衛看看溫體仁,然後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臣昨晚回到勤王軍大營後,孫大人有和我說過一些,但不是很詳細。”
崇禎皇帝一聽,對溫體仁說道:“溫卿,你先把匯總起來的那份腐敗奏章給鍾師傅看看。”
這份奏章是溫體仁剛整理出來的,因為涉及到的人太多,有的位居高位,甚至是宮內之人,為避免供狀上的內容擴散,崇禎皇帝就讓溫體仁一個人把各處彙集過來的供狀重新整理成了這份奏章。
這兩天各處衙門都癱瘓了,做不了什麼事情。大明第一、第二人急得沒法,想起鍾進衛來自後世,說不定有方法,就急忙傳了回來。
鍾進衛來之前,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兩人還在就這份奏章上的內容進行商議,只是一直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人為好。
鍾進衛從溫體仁手裡接過來一看,長長的一份名單,寫有人名,官職,腐敗的簡要內容和金額。
他細細地看起了這份名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些他熟悉的人也有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