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內,徐光啟給出了銀行建築設計圖,在給崇禎皇帝、溫體仁、畢自嚴、孫承宗講解,鍾進衛則在一邊補充。

因為現在水泥建築的經驗還不夠,所以這個銀行設計得並不是很龐大。只是簡單的兩層再加一個地下室。東南西北都有門出入,分別辦理不同的業務使用。

在其他人沒有疑問之後,崇禎皇帝拍板,在紫禁城外劃出一塊地,馬上開始興建銀行,儘早投入使用,戶部那邊開始印刷紙幣,多了可以備用,兩邊同時進行。

另外,崇禎皇帝還特意吩咐徐光啟,多建一些水泥新式窯,加大產量,這東西不但民用需要,軍用也要。孫承宗之所以留下來就是向崇禎皇帝預定水泥,為他計劃中的遼東戰略做準備。

文華殿內的人討論水泥相關的內容,再到玻璃,鋼鐵的實驗,一直討論到很晚才各自散去。

張同敞傍晚回到自己的家,張家老人張孝開的門。他見自家公子面帶喜色,就笑著道:“公子,可是遇見傾心女子了?”

張同敞已近二十,還無婚配。老太太急得不行,尋了幾門親事都被張同敞給拒了,言到自己靠蔭補得了中書舍人之職,非己本事。一定要幹出一番名堂才能成家。

張孝卻是從小看著張同敞長大,對他知之甚深。張同敞有個性,非自己看中的女子不娶,為免老太太逼婚,遂以事業為由,拒之。

他現在看到張同敞喜上眉梢的樣子,知道非事業婚姻兩種原因才能讓自家公子如此開心。

要說事業,張家自從張同敞曾祖死後,家道中落。

直到天啟年間,朝廷念起張家以往功勞,重新起復,張同敞才因此得了個蔭補的中書舍人。也就僅此而已,朝中無人,想更上一步,年輕的張同敞還須得熬資歷。

因此,張孝自動過濾了事業一途,以為是張同敞的喜事是源自於有中意姑娘了,這也能解決老太太整日喋喋不休的嘮叨了。

張同敞笑著搖搖頭,對張孝道:“張叔猜錯了,大丈夫事業未成,何以家為。今日我參與朝議,得皇上重用,改日就要出巡各地了。”

張孝聽了先是一怔,然後有點疑惑,感覺訊息有點突然,他不是很相信地確認:“公子此言當真?”

“這有啥可以騙張叔的,母親大人在哪,我去稟告這個好訊息。”張同敞笑著回答張孝,他自己也感覺還在夢裡,事先一點徵兆都沒有。

張孝看公子不像說笑,知道是真的,當下大喜,連忙道:“老夫人在堂上等著公子吃飯呢。”

張同敞就撇下張孝,抬腿就往大堂而去。

要說老太太,其實也不老,才四十左右的年紀,只是家裡並不富裕,加上張同敞父親死得早,所以很是操勞,就顯得老了些。

她見張同敞過了以往回家的時間還沒回來,正有點擔心,聽到門口的動靜,就站起來,想走過去看看。剛好看到張同敞走到庭院,正快步過來。

張同敞看到母親迎出來,連忙道:“娘,您身體怕寒,在屋裡坐著別出來凍到了。”

張王氏看著自己這個朝氣蓬勃的孝順兒子,心裡很是欣慰。在張同敞的攙扶之下,回到座位坐下。雖然還沒到要人攙扶的份上,但她很享受兒子的好意。

丫鬟小翠見公子已到,就轉身去上飯菜了。

張同敞待母親坐定之後,笑著稟告道:“娘,孩兒今日得皇上召見,調任全國巡鹽御史一職,改日就要出巡各地了。”

張王氏聽得一怔,全國巡鹽御史,沒聽過這個官名啊,只聽過某地的巡鹽御史,這職位是人人眼紅的肥缺,現在兒子還是全國巡鹽御史,豈不是權勢更重。

張王氏沒有張同敞想象中地高興,她疑惑地問張同敞道:“皇上為什麼要把如此重要的一個職位,讓你來當?”

這時,張孝進得來大堂,笑著向老婦人道喜。張王氏擺擺手,等著張同敞的回答。

張同敞笑笑,解釋道:“是首輔向皇上舉薦孩兒的,言孩兒有曾祖之風,敢於任事,對錯分明。要用孩兒的衝勁一洗大明官場的暮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