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看他們這幅樣子,不是很放心,就又說道:“為保證鹽政能順利實施,特設全國巡鹽御史,監督各地食鹽的產出和鹽引兌換情況。”

殿內群臣一聽,全國巡鹽御史,這個職位的權利很大啊,不知道皇上是否已有人選。要是沒有的話,得趕緊推薦自己的人上位。

就在文官們的期待中,崇禎皇帝開口道:“張同敞何在?”

張同敞在崇禎皇帝說設全國巡鹽御史的時候,心裡已經有點明白召自己前來參與鹽政的目的,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會選他。

此時聽到崇禎皇帝叫他,就趕緊上前幾步,躬身回答崇禎皇帝道:“臣在。”

崇禎皇帝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身高五尺三寸左右,個頭並不高,但整個人氣宇軒昂,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崇禎皇帝對張同敞的第一印象很不錯,他說道:“首輔向朕舉薦你出任全國巡鹽御史,言你有曾祖之風,敢於任事,對錯分明。你可願為朕分憂,替朕監督新鹽政的實施麼?”

張同敞一聽,皇上和首輔如此看重自己,還言自己有曾祖之風,一下激動起來,臉刷的一下變得通紅,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臣必不負陛下,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鍾進衛也在看著張同敞,見一年輕小夥也用上了這句名言,不禁有點啞然。

周延儒一看形勢不對,就又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張同敞年紀太輕,經驗不足,怕不足於擔當全國巡鹽御史的重任...”

周延儒本想說出由自己來擔任,更妥當一些,也顯得朝廷的重視。沒想還未說出口,溫體仁就說話了:“你不也是如此年輕,就位居閣臣了麼。年輕人,有衝勁,新鹽政正需要有張同敞這樣的年輕人出來做事,為陛下分憂。”

崇禎皇帝在上面笑著回應道:“首輔說得不錯,你們都是年輕有為之人,朕還期待著你們給大明官場注入一股活力,讓大明重現開國之初的風尚。”

周延儒無奈,以前自豪自己年輕入閣,現在卻成了妨礙自己達成目的的障礙。

崇禎皇帝看周延儒退回原位之後,就對張同敞說道:“全國巡鹽御史一職,會很辛苦,也會有很多困難,你要有思想準備。”

“臣明白。”張同敞一邊說一邊挺起了胸膛,顯示自己的無畏。

“你巡查各地的時候,如遇各地鹽價波動及鹽工獎勵不合理,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幅度不能太大,並報朝廷知道。”崇禎皇帝再次授權。

“是,陛下。”

“剛才周卿的話也有道理,你畢竟年輕,但鹽政之事不能有失,朕讓東廠同時關注各地鹽政,以防萬一。”

張同敞自然不會有意見,他對自己有信心。

但那些轉運使和鹽課提舉心裡就叫苦連天了,本來多了個巡鹽御史監督自己,就很不自在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讓人恐怖的東廠監督,更是苦惱,他們不由得對牽扯出東廠的周延儒恨得直咬牙,不多嘴會死啊!

他們其實不知道,就算周延儒不說,崇禎皇帝最終也是會讓東廠參與進來的。周延儒一冒頭,他就順水推舟,把群臣不喜的東廠給光明正大地安排了進去。

會議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群臣退出文華殿,匆匆回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周延儒趕緊回去把情況告訴廖彬,讓他快馬回去說明這個情況。而其他心思活動的官員,則也是派出自己的親信,前往倉鈔集中地大肆收購,以賺取差價。

要知道,許多倉鈔因為食鹽產量不足,可能持有人都換了幾輩人了,還沒有兌換出鹽引。而有關係能兌換鹽引的大鹽商,自己手中的倉鈔都兌換不完,而且也不願意多兌換,因為兌換多了要交的稅就多,還不如兌換一些,再新增一些私鹽來賣更實惠。因此倉鈔一直走低,幾成廢紙。

現在朝廷下定決心增加產量,兌換所有倉鈔。所以把倉鈔低價收購過來後換成鹽引能大賺一筆。沒有多少官員不動心,紛紛快馬前去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