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鍾進衛和徐光啟出現在殿門外,然後快步走進來。

崇禎皇帝看著鍾進衛和徐光啟都帶著笑容,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肯定是好訊息無疑。

鍾進衛到達殿中,稍微等了下落後的徐光啟,然後一起奏道:“恭喜陛下,水泥燒製成功。”

孫承宗看崇禎皇帝和溫體仁聽了都樂呵呵的,感覺自己錯過什麼東西了,連忙問道:“陛下,何為水泥?”

崇禎皇帝此時的心情,格外的好,孫承宗又是他信任的人,就親自給他解釋起來,包括一條龍計劃,前前後後,都給孫承宗說了。

孫承宗一聽水泥的功效,馬上就聯想到遼東築城計劃,如果有此水泥,進度會快不少,築城就更增一分勝算。

然後又聽到後續的一攬子計劃,有的他已知道,有的他不知道,此時聽崇禎皇帝細細說來,眼前不由得展現出一幅和諧的場面:商人運糧到災區,老百姓修路換糧,路好了收稅,又有國企利潤,這些再按照規劃用出去,官員,百姓,將士,商人全部皆大歡喜。

當然,那些大鹽商,北方糧商,賣西洋玻璃的商人以及西洋人等少數既得利益者,就被孫承宗直接忽略了。

孫承宗想著想著,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等到崇禎皇帝說完,他連忙問道:“陛下,水泥在哪裡?”

崇禎皇帝看向鍾進衛,溫體仁和孫承宗也隨著崇禎皇帝的目光看向鍾進衛。

鍾進衛興奮地道:“就在午門外。”

崇禎皇帝一聽,就想去午門看看。鍾進衛知道可能會出現這個情況,連忙出聲道:“陛下,臣這裡有一小包水泥,其實沒什麼看的。灰色粉末而已。”

鍾進衛說完,就從袖口中拿出一小包水泥,然後呈給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從御座上站起來,走到鍾進衛面前,直接展開看。溫體仁和孫承宗也圍了過來,伸著頭看。

確實如鍾進衛所說,看不出有啥特別的地方。

鍾進衛在一邊建議道:“陛下,午門外有一車水泥。可找地方讓臣帶來的工匠吳勝大,建一處房屋給陛下看看。”

崇禎皇帝把手中的小包水泥隨手遞給孫承宗,然後對鍾進衛道:“好,就在午門處吧,建好了朕帶文武百官都去看看。”

然後他又問出一個關心的問題:“鍾師傅,那是否可以燒製西洋玻璃了?”

鍾進衛點點頭:“陛下,臣覺得應該能燒出來了。可以讓琉璃廠的工匠過去學習新式窯的建法,然後按照燒製琉璃的特性,新建一座窯爐,燒著看看。”

崇禎皇帝聽了道聲“好”,然後轉向鍾進衛一側的徐光啟道:“徐卿,內閣提名你為工部尚書的奏章,朕已經批了。明日早朝,正式公佈。而後,你要集中琉璃廠,鍊鐵坊中經驗豐富的工匠一起前去陶瓷廠學習新式窯。”

“是,陛下。”徐光啟高興地答應一聲。

“陛下,臣還有個問題。”鍾進衛見崇禎皇帝好像有點高興過頭,連忙出聲準備潑個冷水。

崇禎皇帝看向鍾進衛,笑著開起了玩笑:“鍾師傅,是要賞賜了?”

“啊,不是。”鍾進衛一聽,鬧個大紅臉,連忙轉移注意力道:“陛下,新式窯還不成熟,哦,不是,還沒成型。還有許多地方要改進,最重要的是,目前的新式窯產量有限,不能達到流水線作業要求。”

“流水線作業?”幾個人都聽不懂這個名詞,腦中都冒出一個問題,由崇禎皇帝問出了他們心中的問題。

鍾進衛看看他們,見他們滿臉疑惑的表情,奇怪地道:“流水線作業,就是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的做出來啊。”

鍾進衛一點破,所有人都覺得形象,要真是這樣的話,這效率確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