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內,在城外統領勤王軍的孫承宗正向崇禎皇帝彙報情況:“陛下,綜合這幾次看來,駐有重兵的城池被建虜攻陷,如遵化、永平,都是有內奸趁深夜之際,在城內接應建虜所致。因此,臣以派快馬通知京畿之地其他城池嚴加防範內奸。”

“都是吃裡扒外的東西,投靠建虜,祖宗都不要了!”崇禎皇帝氣憤地說道,要不是這些漢奸,戰事那會如此之糟。

孫承宗也是有同感,其實在遼東的時候,建虜攻城的一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事先派人進城潛伏,然後內外夾攻,導致城池陷落。後來遼東各城學精了,對內嚴加防範,建虜才屢攻錦州,寧遠不下。

只是沒想到,建虜繞道侵襲關內,竟然也會採取這招,讓人意想不到。現在京畿之地的城池都已有防備,就憑建虜那蹩腳的攻城手段,想攻陷重兵把守的城池,怕是隻能做做白日夢了。

崇禎皇帝發洩一下憤怒之後,帶著一絲期許,問孫承宗道:“孫師傅,大概還有多久能反攻建虜,把建虜趕出去或者就地消滅?”

孫承宗有點慚愧:“陛下,建虜有十萬之多,是傾其所有之兵而來。城外勤王大軍雖經過汰兵之後,留下精卒,人數也較建虜為多。但...”孫承宗說到這裡,嘆了口氣。

“如何,孫師傅快說。”崇禎皇帝一聽,急了,趕緊催道。

“但各部總兵心懷私心,總想讓別人先上,自己撿便宜,誰也不肯和建虜正面硬碰硬。因此,這些部隊,打順風仗可以,要是戰事艱險僵持,怕是會拖累友軍。陛下,現在就缺一支能在野戰的時候,和建虜硬碰硬的軍隊。”孫承宗微微搖頭嘆息,沒有隱瞞崇禎皇帝,把勤王軍中最大的問題說了出來。

崇禎皇帝一聽,剛壓抑下去的憤怒又爆發了出來:“軍隊是朕的軍隊,是大明的軍隊,不是這些總兵的軍隊。據軍隊為己物,貪生怕死,個個都該砍頭!”

孫承宗何嘗不知道呢,但現在不是一個總兵這樣,而是,所有總兵差不多都是這個德性,沒法下手,法不責眾。

崇禎皇帝見孫承宗並沒有接自己的話,和自己一起同仇敵愾,有點生氣。但轉念一想,也明白了,自己這麼生氣,對國事沒有一點幫助。

崇禎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平緩下情緒,然後問孫承宗道:“孫師傅,眼下該怎麼做為好?”

“陛下,大明敢和建虜野戰面對面硬拼,並且能拼得建虜膽寒的,曾經有兩支部隊。”孫承宗心中已有計較,見崇禎皇帝問了,就給他分析道。

“孫師傅快說給朕知道。”崇禎皇帝一聽,身子前傾到御桌上,等待孫承宗的解答。

“天啟元年,渾河血戰,就曾經野戰殺的建虜頭破血流,膽戰心驚。”

孫承宗這麼一說,崇禎皇帝就想起來了,孫師傅不就是說西川白桿兵和戚繼光遺留的浙兵嘛。

崇禎皇帝重新坐回身子,嘆息道:“可惜浙兵已全軍覆沒了,否則海船直達天津,現在就能用上了。”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稍微停了下,又自己給自己分析另外一支軍隊:“勤王詔應該已經到達西川了,不知道白杆軍是否已出發。嗯,肯定出發了。”

崇禎皇帝抬頭對孫承宗說道:“對了,孫師傅,朕去年見過白杆軍總兵秦良玉,那是個女中豪傑,朕相信她一定不會罔顧勤王詔,或拖拉不至。”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換了一種語氣,帶著一絲商量,問孫承宗:“朕馬上派出信使,前往四川,一則看白杆軍到哪裡了,二則也可協調各省,方便白杆軍,孫師傅,你看這樣可好?”

孫承宗心裡微微一笑,皇上說到底還是年輕人啊,剛才說得信誓旦旦,現在又暴露出了他心底的一絲不自信。於是,孫承宗鼓勵崇禎皇帝道:“陛下,此策甚善,臣觀西川路遠,集結部隊也是需要時間。如有天使協調各省給予方便,該能快速趕來京師。”

崇禎皇帝點點頭:“孫師傅與朕所見略同,朕馬上派出信使。”

就在這裡,內閣首輔溫體仁前來求見。崇禎皇帝一聽,傳旨接見。

溫體仁進得文華殿,見孫承宗也在,就點點頭示意下,然後向崇禎皇帝稟告道:“陛下,內閣今日又收到兩份辭呈,一份是御史高捷,另一份為吏部右侍郎劉鵬。請陛下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