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答道“銀兩比起銅錢,更是麻煩。”

這個時候,尚膳監的人端著食盤到文華殿外了。

崇禎皇帝示意了下,溫體仁也發現了,就不再言語,讓尚膳監的人擺桌上菜。

一切準備完畢後,崇禎皇帝道:“兩位愛卿,先用膳吧。”

但不一會,崇禎皇帝還是忍不住了,問道:“銀兩的麻煩之處有多麻煩?”

溫體仁一聽,放下筷子,端正的回答道:“陛下,銀兩除了有銅錢的幾種麻煩之外,比起銅錢,更是貴重許多,失之毫釐,皆損失不小,故重量稱重也是一處爭議。”

鍾進衛一邊聽,一邊吃。現代之人和古人比起來,就是缺少了那種刻在骨子裡的禮儀常識和對君王的威嚴認識。

“除以上原因之外,另則還有銀兩和銅錢的兌換關係更是宗麻煩之事。原因為,銀兩的成色,銅錢的成色,皆影響兩者的兌換。”

崇禎皇帝聽的點點頭,這些事情看似小,但對百姓的影響卻甚大。

“可有什麼解決之法?”

“陛下,大明寶鈔可解銀兩銅錢使用的麻煩,然大明寶鈔貶值甚是厲害,故百姓之用仍以銀兩銅錢為主,尚未有解決之道。”

溫體仁這麼一說,崇禎皇帝也想起來了,大明寶鈔確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而且從太祖時候就已經開始發行,只是因為貶值過快,無人願意用之,因此從正德年間就已漸漸的不再發行了,而自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忽略了有大明寶鈔的存在。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不由得嘆道:“如若大明寶鈔能有銀兩銅錢之堅挺,則兩全其美了。”

本來,大明寶鈔貶值之事,可以效法當年宋孝宗,用回收大明寶鈔來控制其貶值。但現在,不管是大明的百姓,還是官員,壓根就不相信這紙能有什麼價值,因此誰都不樂意用。就算朝廷說要回收,也沒人願意信,而且,當前的財政收入也不足於拿出額外的銀兩來回收。

溫體仁想到這裡,也暗暗可惜,要是立國之處,就用此策,長久沿用下來,那還有這些麻煩。

鍾進衛吃的差不多了,見此情況,出言發聲道:“陛下,臣想跟陛下說的,就是這個大明寶鈔的事。”

哦,看來鍾進衛是有解決之法,鍾進衛一下又變為焦點之所在。

“陛下可曾記得臣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身上攜帶,有一錢包,包裡的錢並沒有銀兩和銅板,而是紙幣和銀行卡。”

溫體仁插話:“何謂銀行卡?”

“銀行卡,就是把錢存入到銀行,嗯,就是錢莊,然後錢莊會把你的錢的數額寫在這個卡里面,隨身攜帶就很方便。”鍾進衛想這樣解釋銀行卡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明白,畢竟這個是科技化的結果。

“那不就是銀票!”溫體仁直截了當的判斷。

“......”鍾進衛無語,細想起來還真的不就是古代的銀票麼。

“這個,我們先不說銀行卡的事,先說紙幣。”鍾進衛趕緊轉移話題來掩飾自己對古人智慧估計不足的尷尬。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倒沒發現剛被鍾進衛鄙視過之事,繼續聽著鍾進衛的講解。

“紙幣比起實物貨幣,有顯而易見的優點。剛才溫大人有過對比,就不說了,現在主要講講怎麼發行紙幣。”鍾進衛的臉皮甚厚,自己都對貨幣這門經濟學科一知半解,卻在這裡充當大師。

“大明寶鈔之所以發行後仍然沒有成為市場上的主流貨幣,是因為發行方式的錯誤。”

鍾進衛回憶後世在網上看到的內容,說道:“大明的寶鈔印出來後,是直接給大臣,給軍隊的吧,還有是讓商人用銀兩來進行兌換,是不是這樣的?”

不是很肯定,還是先問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