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軍陣和實戰打仗,完全是不同的層面。

別說霍去病,就是衛青,眾人也不覺得他能比肩那些研究出軍陣,奠定兵家基礎的先賢。

一干文臣,連同部分武將都有些不以為然。

想改良軍陣,但凡能有稍許微不足道的變化,已是難能可貴……這是多數人的想法。

呵呵……有人輕笑出聲,正是隆慮侯陳蟜所在的方向。

校場上,衝入場內的騎兵有兩千眾。

他們以雙蛟陣交錯而過,隨即變化成剪刀陣,在急速賓士中佇列持續變化。

馬蹄聲轟鳴。

隊伍忽然在校場上分開呈兩列,左右策騎,呼嘯逼近中央的觀陣臺。

霍去病做了個手勢,下一瞬,全軍驀地停止了移動。

那種從高速移動中,同時勒馬,猝然停止帶來的視覺衝擊,讓有些人悄然打了個寒顫。

之前還覺得戰陣操訓沒什麼看頭的文臣,宗室之人,已經不由自主的被校場上的軍列吸引。

千軍彙集,兵鋒之盛,遠遠出乎他們的預料。

而這只是剛開始。

嘩啦!

佇列整編,再次動作,由緩而快。

他們以雙蛟出水的陣列入場,此刻迅速化作三才兵陣,隨後是四門兜底陣,五軍陣,再然後是六丁六甲陣。

待佇列展示到五軍陣的時候,董仲舒已看出其中關鍵,腰背微微挺起,臉上露出一抹驚異。

司馬遷也很快看出其中精要,低聲詢問:

“師尊,這可是淮陰侯當年研習用過,死後便失傳,無人能用的五軍獵獸陣?”

所謂五軍陣就是方陣、圓陣、錐形陣、雁行陣、鉤行陣之間配合變化,難在所有陣列都要轉圜無礙。

每個人的位次前行或後退,組合在一起,毫無錯漏才可用於實戰,在變化中攻防一體,方能讓對手無法應對,威力無儔。

韓信之後,本朝的許多兵家,都在研究這種軍陣。

因其可攻可守,變化無窮,實戰效果驚人。

但始終沒有將領敢用於實戰,原因就是如此複雜的軍陣,要在實戰中使用,不怕對方衝擊干擾,難度之大根本無法克服。

至今無人明白韓信為什麼能做到,將五軍獵獸陣用於實戰,百般變化,戰陣也不混亂。

“他這不止是五軍陣,確實有所改良。”

董仲舒向來能相容幷蓄,博採眾家。

他因為製作兵府簡,對兵家的方略,修行,很有過一番研究,當下道:“冠軍侯展示的這種五軍陣,看起來要更迅捷,追求變化的速度,放棄了稍許攻防上的威力。

和淮陰侯的軍陣,各有所長。而他用騎兵來展示,難度還要更大了一籌。”

真的做了改良,更簡單也更快。

此時軍陣仍在變化,風騷走位。

連武帝都沒想到霍去病能在接手衛軍如此短的時間,將軍陣操訓之道,呈現的如此淋漓盡致。

他是個懂兵事的皇帝,看出其中的要害,故而雙目生輝,一瞬不瞬的盯著場上的戰陣。

其實霍去病能改良軍陣,說來並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