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應皇帝所命,也來了不少。

董仲舒身後,新歸長安的司馬遷,白羽,周平,大行令李息等人都在。

司馬遷低聲道:“正想請教師尊,陛下在此時來校場觀看衛軍操練,有何用意?”

董仲舒習慣性地單手撫須,對司馬遷能看出皇帝不止是來看衛軍操練那麼簡單,頗為滿意,但並未作答,而是輕輕搖頭,意思是不準備多談,人多眼雜。

司馬遷笑了笑,便不多問,轉頭和旁邊的白羽閒聊:

“我在外行走時,常聽百姓議論我漢軍之威,師兄可曾見過兵家操訓之事?”

白羽苦笑道:“未曾,但此次領兵的冠軍侯,兵事嫻熟,非同一般,為兄領教過。

陛下賜其冠軍侯,可知其意。”

司馬遷:“我在各地走動,亦是多聽到對這位冠軍侯的溢美之詞,正要一觀其兵陣操練之法,看看有何出奇之處。”

此時劉清自去一旁和秦青玉坐下,霍去病則來到皇帝面前:“陛下。”

劉徹擺了下手,示意可以開始操訓了。

校場上,霍去病回身對遠處的姚招和趙破奴做了個手勢。

咚——咚咚!

戰鼓忽然擂動,聲震校場。

漢時的戰陣指揮,傳達命令的方式,已不單拘泥於戰鼓或擊鐘,還有了旗幟,箭訊和號角等方式。

但指揮大軍,用的最多的仍是戰鼓,因為穿透力強,可以傳遞到戰場的每一個角落。

冷兵器交鋒的戰場上,能不能及時傳遞命令,貫徹執行,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傳訊號令戰場的方式,非常重要。

各方都在努力研究,誰能做到令行禁止,傳訊準確高效,就相當於掌握了戰場的主動。

這時戰鼓一響,地面上的震動感,驀然變得劇烈,如同雷霆突起。

有兩隊兵馬,從兩百丈外的校場彼端,猝然衝進校場。

這兩支隊伍各個披甲執銳,身穿黑鎧,間以暗紅色的血線,騎乘軍馬。

他們進入校場的時候,呈雙蛟出水陣,齊頭並進。

而後佇列快速穿插,左列往右,右列往左,精妙處在於雙方彼此一個身位,交錯而過,宛若齒輪彼此咬合,環環相扣。

整個長達千軍的隊伍,居然沒有半點停滯。每隔一個人,左右穿插一次。

軍陣的變化過程,行雲流水般迅捷,令人歎為觀止。

那種千軍馳騁,展開狂奔的畫面,自有種帶動人心的震撼感。

“這次軍伍操訓,去病你安排了哪些專案,可有戰陣演練?”皇帝問道。

霍去病:“不僅有戰陣演練,還有神通之法,有幾種軍陣臣做了些改良,正要請陛下一觀。”

周邊眾人都在聽兩人交談,聞言紛紛側目。

要知道自春秋至今,軍陣之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戰國車徒混合戰陣,鄭國偃月陣、魏舒方陣、吳國步兵大陣、秦代軍陣等等,一代代衍變過來。

歷代兵家精益求精,已非常成熟,想稍有變化都不容易。

所以霍去病說出他對軍陣之術,居然有變化改良。

某種角度上,這就相當於在說自己能比肩歷代兵家大賢,才敢對他們傳下來的軍陣,加以最佳化改良。

連劉徹鮮少變化的臉色,也露出稍許驚訝,其他人更是不約而同的看向霍去病。

這段時間,對霍去病在兵事上的才能,已經十分認可的董仲舒,番系,周平等人,聽後都忍不住相互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