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們歡歡喜喜地說笑一陣,才發現文慧的異狀,不由得安靜下來。

蔣瑤察覺到文慧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帶了幾分不善,低頭一想,也有些瞭然,不由得心下微冷,面上卻露出羞澀的笑意:“表姐,你怎麼了?怎的這樣看我?”

文慧冷冷一笑:“也沒什麼,我不過是想好好看看我的大表妹,大半年不見,好象就變了個人似的真長進了呀”

蔣瑤面色一白,低下頭小聲問:“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表姐教給我,我再不敢犯了。”她紅了眼圈,“表姐也知道,我素來口沒遮攔,是表姐與鄭姐姐處處看顧,我才沒闖下大禍。若是我一時不慎,說錯了什麼話,或是得罪了什麼人卻不自知……表姐就看在我從小跟你一塊長大的份上,指點指點我吧……”

她說得這樣可憐,又有從小一塊長大的情份,文慧想起她素日殷勤,也不由得有些心軟了。想想這個表妹的性情,最是小心不過的,而且以她的家世身份,若是不靠侍郎府,又能過什麼好日子?不過認得幾個千金小姐罷了,閒時說說笑笑,打發打發時間還行,真要遇著事,人家才看不上她呢大概是因為自己不在京中,鄭麗君那裡又忙著學習禮儀,不耐煩與她一處玩耍,她沒人帶著,偶然遇上了林玫兒,殷勤些也是有的,未必是存了背叛自己另攀高枝的念頭。

這麼一想,文慧臉色便迴轉了過來,淡淡地道:“你也沒什麼不對,只是你如今住在我家,好好的跟林玫兒通什麼信?我可沒聽你說過這事兒,況且就算要跟她通訊,你提我家來了幾位姐妹做什麼?這都是內宅的事兒,你不該告訴外人知道。”

文怡在旁聽得好笑。方才蔣瑤已經說過了,她是因為要與顧家女兒們在一處,才婉拒了那位林小姐的邀請,因此送信去說明緣由,既如此,當然要提到顧家來了姐妹。況且那位林小姐又不是男子,跟她提一提這所謂的“內宅事”,又有什麼要緊呢?文慧分明是雞蛋裡挑石頭

蔣瑤卻乖乖認了錯,還再三保證“不會再犯了”,文慧見她聽話,臉色更好了些,瞥了文娟文怡一眼,便壓低了聲音數落她:“我這麼說你,不是為了別的緣故,只是你把幾位姐妹的事都告訴了林玫兒,她居然請路王妃給所有人都下了帖子五姐姐倒罷了,九妹妹和十妹妹卻不大合適,尤其是十妹妹,你給她弄了帖子來,那十一丫頭又該說嘴了。路王妃茶會是什麼場合?難不成連庶女都能隨意進出了麼?傳出去了,王妃沒面子,咱們家也要吃掛落”

文怡眉頭一皺,轉頭去看文雅,卻發現她原本應該坐在角落裡的,此時卻不知何處去了。

文娟猛然起身,小臉緊繃:“六姐姐此話何意?我又不是你下帖子請的,便是丟臉,也丟不到你頭上”

文慧白了她一眼:“我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路王府的茶會幾十年來從未請過尋常人家的庶女,就算是公侯親貴之家,也只有養在正室跟前充作嫡女教養的小姐有資格與會。因此我早就說過了,你是去不了的”又正色對蔣瑤道,“你就沒告訴林玫兒這事兒?小心,若是弄錯了,到時候叫路王府知道了,林玫兒自然是不肯認錯的,罪過就要你來領了”

蔣瑤怯怯地搖頭道:“怎麼會呢?我在信裡都說了的……”她小心地看了文娟一眼,“不過我也沒想到玫兒姐姐會送帖子過來……聽說今年因為進京的官宦世家小姐多,因此茶會比往年更盛大,有幾位庶出的小姐也受了邀請的……”她猶豫了一下,聲音壓低了些,“這回……聽說三皇子與幾位皇子、世子都要去……有許多人家是衝著良娣、孺子之類的位子去的……”

文慧臉一白,心中瞭然。既然是皇儲或皇子的妾室,那勳貴世宦之家的嫡女們未必肯放下身段,庶女卻正合適,因此路王妃便放寬了要求。她暗暗咬了咬牙,竟沒留意到文娟衝著自己抬高了下巴,只是一味懊惱地想到:若叫那些庸脂俗粉得了朱景誠的青睞,豈不叫人氣死?偏鄭麗君又一直沒過來探望,祖母卻只是拘著自己在家,不許出門,不然,請鄭麗君進宮代為說項,自己還是很有機會成為朱景誠正妻的。想來想去,她終於下定了決心。

正要抬頭說話,外頭的丫環掀起了暖閣的簾子,蔣氏走了進來,餘姨娘與文雅跟在後頭。

蔣氏笑著問:“我聽說路王府的帖子送過來了?”

蔣瑤忙迎上去回答:“是,姑媽。王妃不但送來了表姐的帖子,連其他幾位姐妹都有呢”

蔣氏喜道:“這可是好事兒呀?我們家還從沒有過這樣的臉面呢誰家有這個福氣,全家的小姐都接到了路王妃的帖子?”她滿面驕傲地看向女兒,“路王妃從小兒就疼我們慧兒,換了別人,她老人家斷不可能給這個臉面的”

這話說得文慧滿面通紅,清了清嗓子,瞥向文雅:“十一妹妹怎的出去了?難不成……是告狀去的?”

文雅輕咬下唇,眼中閃過一絲不甘。餘姨娘卻上前一步,擋住了女兒,微笑道:“六小姐誤會了,十一小姐聽說了這樣的喜事,便立時報給了太太知道,讓太太也歡喜歡喜。”又對蔣氏恭敬地說,“前兒太太已經吩咐針線上給六小姐做新衣裳,如今既然幾位小姐都受了邀,自然也要做衣裳的,只是時間太緊,恐怕針線上來不及。太太要不要到外頭尋幾個針線好的師傅過來?”

蔣氏猶豫地掃視幾個侄女一眼:“日子太緊了吧?只有三四天功夫,外頭能趕製出來麼?可別耽誤了功夫不如就從原本的衣裳裡挑一兩件好的吧?我記得在平陽時,家裡特地給幾個孩子做了幾身新衣的。”坦白說,她不大希望女兒的光彩被其他姐妹們分去一二,鄭麗君已是一位美人,文慧不好壓過對方,頂多是平分秋色,在這樣的情況下,若還要再精心打扮幾位侄女,說不定會影響到文慧。

蔣瑤率先開口:“父親離家前,才叫人給我做了兩套新衣裳,已經夠用了。”

文怡也道:“先前得了幾塊好料子,丫頭們路上閒著無事,都做了出來,這幾日天冷,正好穿上。我也不用做新的了。”她又不求在茶會上露臉,只要不失禮便足夠了。況且她瞧著大伯母的神色,似乎不大樂意為別人費太多心思。她既是隔房的侄女,比文嫻文娟又遠了一層,何必佔長房的便宜?

文嫻猶豫了一下,也開口婉拒了。文娟有些失望,她雖有幾件新衣裳,但也不過是尋常出門見客時穿的,到那種貴人云集的場合,就有些寒酸了。但連姐姐都不要新衣裳,她又怎好意思開口?她不由得開始懷念起嫡母段氏來,若是段氏在,她大可向其撒嬌,求幾件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