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這10部作品居然還是人家篩選過後的。

太他麼氣人了!

哀嚎也好、憤怒也罷,30部入圍作品已經確定,各地文協、文化部門、出版機構和大型刊物現在只能接受技不如人的現實,只能祈禱國文社不要最後包攬了所有獎項名額。

比各地文協、文化部門、出版機構和大型刊物更頭疼的,其實是評委會。

任何一項評獎一旦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對於獎項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這一屆國文社的作品如此強悍,他們就是想搞平衡都不容易。

最可怕的情況就是國文社包攬全部獲獎名額,要是真出現那樣的情況,這雁冰文學獎還不如干脆叫國民文學獎好了。

拿到入圍名單後的雁冰文學獎評委會,已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動之中。

進入11月份,燕京氣溫驟降,似乎一夜之間便入了冬。

早上上班,一杯清茶、報紙和談資才是美好工作的開始。

《當代》編輯部辦公室內,人已經來的差不多了。

這麼多年人來人往,編輯部裡多了幾張新面孔。

這幾天關於雁冰文學獎的訊息傳的沸沸揚揚,國文社內談論的也很熱鬧。

“這下子評委會可難受了呦!”

祝昌盛剛才聊起了雁冰文學獎評獎的事,楊新蘭的語氣裡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小楊,評委會為難,你怎麼那麼高興?”祝昌盛問道。

楊新蘭說道:“誰讓他們把總編的連奪三魁的榮譽給攪和黃了?老是喜歡搞平衡,這回遭報應了吧?我看他們怎麼搞!”

她說著還覺得不解氣,又道:“真應該讓總編把22部作品都報上去,再多佔幾個名額,看他們到時候怎麼辦?”

同事們聞言,都不禁露出幾分促狹的笑容。

“你啊,可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鄒昌義說道:“報的多,可不一定真選上那麼多。我覺得總編這一招很高,直接把水準最高的一批作品報上去,讓他們落無可落。真要幹出上一屆那樣的事,大家一眼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楊新蘭笑道:“對對對,我怎麼沒想到呢?伱別說,說不定總編真就是這麼想的,這招確實高啊!”

眾人嘻嘻哈哈的討論著關於雁冰文學獎的新聞,這時候,海晏突然走進了辦公室。

“呦,海總來了!”

海晏的處女作《便衣警察》就是透過《當代》發表的,跟大家都認識。

這些年雖然聯絡的不多,但見面次數並不少,尤其是他被林為民挖到文誠影視當總經理之後,更成了國文社自家人。

他笑呵呵的大家閒聊了幾句,姚淑芝問道:“你這個大忙人怎麼有空到編輯部來了?”

海晏道:“我上版權運營部辦點事。”

“你們公司忙的電視劇什麼時候播啊?我閨女還等著看電視劇呢!”姚淑芝問道。

海晏知道她說的是《花季雨季》,笑著回應道:“馬上,馬上,再有一個多月,已經確定了在央視播出,開年大作。”

“要我說你們這宣傳手段太惡劣了,哄的我閨女買了一堆的雜誌,還把上面那幫小演員的照片都剪下來給粘起來了。”姚淑芝不忿的說道。

海晏聞言有些尷尬,偶像明星對於小孩子來說殺傷力確實太大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