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雨季》是文誠影視今年的重頭戲,耗費了整個公司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連林為民這個總編都參與其中,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海晏為了這部劇的宣傳,獨出心裁,與《紅豆》雜誌合作,以每個月釋出演員資訊的形式來宣傳《花季雨季》,收到了奇效。

半年多時間以來,儘管《花季雨季》電視劇還未播出,但眾多小演員卻已經在青少年群體當中擁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這種新穎的宣傳方式也為《花季雨季》電視劇帶來了大量的關注,連很多媒體都注意到了他們,個頂個的俊男靚女,說不定就是明日之星,這些媒體也在期間跟風進行了報道。

十一過後,這部電視劇終於殺青,現在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後期製作。

海晏這次來,是為了配合版權運營部的工作,版權運營部最近對接上了南方的一家文具廠,《花季雨季》主打的就是學生市場,這次國文社打算開發《花季雨季》系列文具,分成了電視劇和漫畫形象兩個系列。

海晏在《當代》聊了一會兒,便準備離開,走到走廊上,正好碰到了同樣來版權運營部的王庸生。

“王老師!”

“海總!”

兩人平時辦公離得近,都是熟人,打了個招呼,寒暄兩句便錯身而過。

王庸生進入版權運營部待了十多分鐘便出來了,他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跑到了林為民辦公室。

“王老師,來,坐。”林為民見到王庸生,熱情的給他泡了杯茶。

“您別麻煩了。”王庸生客套了一句又說道:“這次來,是跟您彙報一下《紅豆漫畫》的情況的。”

林為民靠著沙發坐下,“你說。”

“我們《紅豆漫畫》創刊號已經在上個月15號發行上市,首印50萬份,上市三天便售罄,之後陸續加印了三次,目前創刊號上市20天,銷量已經突破了240萬份。

同時銷售速度不減,我們聯絡了多家書店,讀者們對於《千與千尋》的漫畫喜愛之極,有很多讀者都是原著的忠實粉絲,全是衝著原著才來買的。

您的,真是給《紅豆漫畫》打造了一個完美的開局。”

林為民擺了擺手,“不僅是原著的功勞,‘紅豆’這個名字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言情雜誌和少女漫畫受眾幾乎一致。《紅豆》經營數年,在讀者當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王庸生笑道:“這當然也是重要的原因,總之離不開您和社裡的大力幫助。”

他說著感嘆了起來,“我是著實沒有想到《紅豆漫畫》剛創刊就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這一期說不定就能超越《畫王》的銷量了。”

“這也離不開你們編輯部的辛苦。”

王庸生聊完了銷量的話題,又跟林為民彙報起了《紅豆漫畫》入選“5155工程”的事。

上個月,禮部和出版總署正式啟動了“5155工程”,這項工程的具體措施是:建立5個漫畫出版基地,出版15套大型漫畫圖書,創立5本原創漫畫刊物以幫助近些年來萎靡不振的國漫重振旗鼓。

有林為民在,新生的《紅豆漫畫》不出意料的入選了“5155工程”,與《紅豆漫畫》同時入選的還有《中國卡通》、《燕京卡通》、《少年漫畫》和《漫畫大王》等四份刊物。

作為五份刊物中唯一一份主打少女市場漫畫刊物,《紅豆漫畫》創刊第一期銷量便直接賣爆,也震掉了眾多同行一地眼鏡。

與此同時,正在連載當中的《花季雨季》和《千與千尋》也成功入圍“5155工程”中的“出版15套大型漫畫圖書”,通文社最近也正在籌備以《畫王》編輯部和《紅豆漫畫》編輯部為核心謀求“5個漫畫出版基地”中的其中一個名額。

為此,李新特地又向社裡申請了幾間門市房。

才一年的功夫,社裡預留的那些門市房已經利用了快三分之一了。

這次“5155工程”的紅利,國文社要爭取吃到飽。

在林為民和王庸生討論著“5155工程”的時候離開國文社的海晏剛剛抵達友誼賓館。

這段時間,《宰相劉羅鍋》的劇本一直在修改當中。

海晏來到友誼賓館的房間,幾位編劇和劉燕銘、張和平等人都在。

海晏先是看了看剛改的四集劇本,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削弱皇權、官僚作用,突出批判性,做的都不錯,便讓秦培春和石零繼續創作。

他則和劉燕銘、張和平聊了起來,最近電視圈最火熱的話題當屬廣電部的新檔案。

9月1日,廣電釋出了今年的第16號令《影視製作經營機構管理暫行規定》規定,其中有一條:個人、私營企業原則上不設立影視製作經營機構。

這一條乍看起來,似乎是堵死了民營企業的發展道路。

但漢語博大精深,“原則上不設立”這六個字,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灰色成分,海晏和劉燕銘等人常年與政府打交道,如何能不理解這裡面的含義。

第16號令釋出僅過了一個月,緊跟著廣電部又釋出了第17號令《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管理規定》,有細心人詳細研讀規定內容。

發現其中並沒有任何明確禁止民營公司參與電視劇製作的條件,而且按照其中的條款具備一定條件的民營公司甚至可以申請《電視劇製作臨時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