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乾脆叫國民文學獎好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提這10部作品,我不知道大家聽說了沒有,實際上國文社要報送的名單是22部,但被林為民黜落了12部。
黜落的是哪些作品?
《八里情仇》《活著》《熱愛生命》《故鄉天下黃花》……”
程建功一一數著那些被林為民從名單上劃掉的名字,每一部作品都是口碑不俗的佳作,可即便是這樣,他們連報送的資格都沒有。
聽著那一個個名字,剛剛會議室內略顯咄咄逼人的氣氛逐漸平緩了下來。
大家都是文學圈的人,憑心而論,被林為民黜落的這些作品達不到報送的水準嗎?
當然達得到!
可為什麼它們連報送資格都沒有獲得?
還不是因為國文社參與這一屆雁冰文學獎評選的強手如雲?
放在往屆,可能這些不僅可以報送,甚至能夠走到最後。
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作品由國文社這個文學領域第一齣版社出版,稿費高昂、說出去也光彩,作家們也不得不承受在評獎時內部競爭過於慘烈的結果。
“好了,我就說這麼多,我們讀書班的工作多多少少肯定是有一些不足的,也請大家多理解。”
程建功結束了發言,陳長本觀察著會議室內眾人的反應。
這時翟泰峰說道:“國文社報送的作品質量出眾,進入到入選名單的作品多,也無可厚非。巴老給評委會定下的宗旨是:寧缺毋濫、不照顧、不湊合,一切從作品出發,既然水準沒有問題,入選也是應該的。”
他是在場的最高領導,一錘定音,關於作品入選標準的問題也沒有了再討論下去的必要。
會議繼續進行,接下來要討論的是《第四屆雁冰文學獎評獎方案》。
關於雁冰文學獎第一次會議的情況以及國文社報送10部作品全部入圍最後名單的訊息,在會議結束後的幾天時間之內,便成為了國內文學界和出版界熱議的焦點。
雁冰文學獎成立至今,已經是第十五個年頭了。
三屆評獎,不管結果存在怎樣的爭議,但影響力是實打實的國內第一文學獎。
國文社作為國內文學界的最高殿堂,在往屆的評獎過程中,佔據的份量並不低,可以說是評獎的最大贏家。
歷數前三屆評獎,總計16部獲獎作品,僅國文社一家出版社便獨佔9部。
魏巍的《東方》、莫應豐的《將軍吟》、張潔的《沉重的翅膀》、陸遙的《平凡的世界》和林為民的《霸王別姬》《套馬人》……
如此彪炳的成績成就了國文社的赫赫威名,如今第四屆雁冰文學獎剛剛開始評獎,就傳出國文社獨佔30部入選作品中的10部,讓國內眾多地方文協、文化部門、出版機構和大型刊物哀嚎聲一片。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一直以來,國文社的作品水準一直代表的都是國內文學界的最高成就。
幾十年以來,文學界和國內的讀者們已經適應了。
可今年的國文社,著實是變態般的強大。
不客氣的說,其他20部作品與國文社這10部入圍作品當中的頭部作品壓根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別看10/30對比往屆獲獎的9/16並不高,以往是上限高,國文社有機會競爭最後名額的可能也就那麼四五部。
但這次國文社是下限高,10部作品,拿出任何一部都是配得上雁冰文學獎的作品。
評委會哪怕是不想一家獨大,可排在前列的全是國文社的作品,你敢一下子都黜落了嗎?
上屆為什麼強硬的拿掉了林為民唾手可得的獎項?
還不就是因為他已經連得兩屆了嗎?還不是因為國文社數屆以來獨佔鰲頭嗎?
現在可好,人家捲土重來,來勢比前幾屆更加兇猛,堪稱無可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