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乾脆叫國民文學獎好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僅僅半個月時間,完成112部長篇的閱讀,並且還要整理出充分的入選和淘汰理由,對於讀書班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
好在讀書班如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即將解散,但在解散之前,讀書班還要完成最後一項工作。
11月1日,是讀書班向雁冰文學獎評委會提交入選名單的時間。
這天上午,禮部辦公樓二樓會議室。
今天會議的主要議題是讀書會向評委會報告入選書目,同時也是本屆評委會的第一次會議,絕大多數評委、讀書班成員以及文協領導均出席。
陳長本作為評委會副主任向介紹了本屆評獎的準備工作,以及讀書班的工作情況和成果。
112部參評長篇來自於全國數十個單位和部門的推薦,經過讀書班的充分研讀,最終選拔出了30部作品,入圍到了最後的獎項角逐中來。
當陳長本將一長串的入選作品名單念出來之後,會議室中迅速發出了嗡嗡的低語聲。
因為在陳長本所念的名單當中,有個名詞出現的頻率異常的高。
“國文社”。
30部入圍作品,其中字尾的出版社掛著“國文社”名字的,竟然高達10部。
如此罕見且令人驚奇的情況,讓與會眾人難以抑制心中的疑問和好奇。
“陳副主任,入選作品總計才30部,國文社就獨佔10部,這個數字是不是太誇張了一點?”
有第一個提出了疑問的人,就有第二個,又有人問道:“我記得評選辦公室當時收到的名單裡,國文社報送的作品一共也就10部。也就是說,經過讀書班的研讀,這10部作品全都達到了入選標準?”
陳長本心中有些無奈,這樣的場景在讀書班將入選名單交給他的時候,他就已經有所預料。
“這個情況,確實是比較離奇,在我們雁冰文學獎的評選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現。
不過我想請大家相信我們讀書班的專業眼光和職業操守,他們每一個人對於評選工作都是認真負責的,盡全力不使任何重要的作品遺漏。
這些選拔出來的作品,也都是經得起時間和讀者的考驗的。”
陳長本解釋完之後,會議室內的議論聲仍舊未停下。
入圍作品30部,一個出版社獨佔10部,這個比例太誇張了。
即便大家再認可這些作品的質量,但如此評獎,一家獨大,也很有可能造成不公平現象的發生。
會議室裡議論不斷,程建功見狀舉起了手。
他是讀書班成員,同時也是評委會委員,在初選階段有一定的話語權。
主持會議的是禮部侍郎翟泰峰,他同時也是文協D組書記,“建功同志有什麼意見?”
翟泰峰發話,會議室內的議論聲沉靜了下來。
程建功清了清嗓子說道:“關於國文社報送的10部作品全部進入入選名單這件事,我想談談我們讀書班的看法。
我們讀書班是評委會的外圍組織,負責112部長篇的初選工作,說的直白點就是替評委會的前輩們把關。
在研讀作品的過程中,我們的標準不是百裡挑一,而是圈定一個範圍,將水準之上的作品全部保留下來,以待評委會前輩們更加細緻、嚴格的評選。
他們的標準是少而精的,且要最合適。
雙方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盡相同,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30部入圍作品都是我們讀書班一致認可的好作品。
有人說國文社入選的書目多,有人說他們報送的書目全部入圍,這些我都不否認。
可大家應該看看,他們入圍的都是哪些作品。
《白鹿原》《塵埃落定》《雍正皇帝》《騷亂之秋》《戰爭和人》……
10部作品,每一部拿出來都是叫得響的好作品,國文社此次報送的書目,其平均水準就是要遠高於其他單位的書目,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要承認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