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政變(其二)(第1/4頁)
章節報錯
氣氛瞬間變得焦灼了起來,朝堂上的不少人都從這一次的“喧囂”當中看到了歷史中隱藏著的影子。
建安年間,曹魏所發生的事情讓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世家以及皇帝藉助著民間儒生的力量進行著各自的算計,最後的結果是世家接受了皇帝伸出的橄欖枝——九品中正制度,從而幫助曹魏的那位開國皇帝“曹丕”完成了對於大漢的威脅與逼迫,幫助曹魏建國。
而這一次,所有人都覺著,不過是那一次的“變種”。
但他們看不到皇帝能從其中得到什麼,所以幾乎所有人都開始懷疑起來楊堅、獨孤信等人了,朝堂上的臣子們開始懷疑這兩個人想要發動政變。
隨著京都內那些學子的“鬧騰”,京都內的氣氛也一日比起一日變得緊張起來了。
楊堅府邸
楊堅、獨孤信兩人對立而坐,眼睛中都帶著些許焦慮的神色。
這件事情的確不是他們做的、也同樣不是他們指使的,當他們看到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兩個人都處於極度的焦慮當中,想要將事情挽回。
但這件事情的背後就像是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推動一樣,完全不是他們能夠操控的了。
楊堅甚至懷疑,背後操縱這一切的人,到了如今,恐怕也沒有辦法再去操控這一切的發展了,畢竟有些時候“民意”當真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情。
“泰山,您覺著此事到底是誰在背後推動?”
楊堅神色中帶著些許的猶疑,他看不出這一次事件背後的受益者。
人做事情總是需要理由的不是麼?
總不能這一次的事情推動只是一次“興致”吧?
那也實在是太過於荒謬了。
而獨孤信比較起楊堅則是淡然許多,他只是看著楊堅說道:“無須擔憂考慮那麼多,這次的事情本就不是你我做的,所以清者自清。”
“無論背後的推手到底想要做什麼,他只要有“目的”,那麼最後一定是會暴露出來的。”
獨孤信笑著說道:“而只要他的目的暴露出來,我們便可以從他的目的入手,看一看背後這個人到底是什麼人。”
“依舊是那句話,人無利不起早。”
“所有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無論看著是否荒謬與否。”
楊堅點了點頭,將自己心中的憂慮放下。
“咱們的事情進行的如何了?”
聽到這個問話,獨孤信下意識的皺了皺眉,臉上帶著了些許的嘆氣和為難:“事情不太好做,丞相在離開之前已經將大多數的事情都交代了人手。”
“放聲不愧是這一代陳氏子弟中最出彩的一個,即便是隻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他也將所有的事情安置的密不透風。”
他按了按額頭,繼而說道:“不過也幸好,咱們的這位陛下與放聲並不是什麼“同心同德”,在我們“鑽空子”的時候,我發現有另外一股屬於陛下的勢力也在鑽空子。”
“咱們的事情,大約也就是這幾個月的時間了,年前應當是可以搞好的。”
楊堅點著頭,神色依舊是嚴肅的:“我們的一切圖謀,就全看這一次的“計劃”了,若是不能夠回到那兩個位置上,你我所思慮的一切都會成為空中樓閣。”
獨孤信倒是不在意,他只是看著楊堅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我聽聞,放聲在離去的時候,曾經來找過你,你們之間談論了一下他們家莊頭的事情?”
他笑著看向楊堅:“我倒是聽伽羅說起了你對莊頭的看法,只是我倒是有些不太認可的地方。”
獨孤信站了起來,在院子裡面慢慢的走著:“具體的事情還是要具體看情況去分析、去做的,這是當年陳氏的某一任家主曾經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