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天下事、天下人(第1/4頁)
章節報錯
陳氏子弟不愛上朝。
這一點是所有朝臣都知道的,而這些不愛上朝的陳氏子弟中,最不愛上朝的應該是每一代的墨家矩子了。
墨家自先秦年間之後,矩子之位一直都是相互之間輪傳的,誰更能夠服眾、誰的技藝、學問更加高超,便將矩子的位置傳遞給誰。
哪怕是陳氏子弟,也不是每一代都能成為矩子的。
但成為矩子的陳氏子弟卻都會在朝中擔任官職——即便他們從來不會出現在朝堂上。
朝堂上的臣子中,有些的長輩則是經歷過當年太祖皇帝時期的朝堂,他們下意識的就想到了一個事情,當年那位陳氏的墨家矩子出現在朝堂上的時候,彷彿是出現了某件大事。
那件大事最後奠定了大虞一統天下的基礎。
而如今陳氏的墨家矩子再現
所有人都在沉默,沉默的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宣判。
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在朝堂上彙報事務的並不是這位突然出現的矩子,而是謝安、王羲之兩人。
謝安、王羲之神色恭敬的站在最中央,臉上帶著興奮和快意之色。
“啟稟陛下,《建武大典》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僅僅是兩年的時間,這已然是十分迅速的了。”
“臣觀建武大典,實乃天下第一奇書,因之懇請陛下將這一部分散之於民。”
散之於民?
幾個大世家的家主眉頭挑了挑,彷彿是明白了皇帝的想法,想要在民間培養出來寒門子弟,從而與他們這些世家子弟爭權奪利麼?
簡直是可笑。
他們幾個對視一眼,而後搖頭在心裡嗤笑一聲。
這建武大典耗費了天下群賢兩年時間,方才編撰完成三分之一,其體量一定是巨大的,而這巨大的體量即便是散於民間,那些人買得起麼?
於是,世家們沒有一個出言反對。
當然了,一部分原因當然是因為他們覺著即便是散之於民也沒事,畢竟那些貧賤之人買不起——買得起的就算是小世家了,大家都是一家人。
另外一部分原因則是因為,這種利民的事情,他們不敢反對。
他們前腳敢反對,後腳那位像是已經睡著了的鎮國王與安國王就會睜開眼睛,下一刻他們的小命恐怕都難保。
於是,在無人反對的情況下《建武大典》的這三分之一,便被同意了散佈民間。
當這場朝會即將結束的時候,一直被人觀察著的“陳雲安”則是緩緩的出列,而後看著皇帝,輕聲開口了。
“啟稟陛下,墨家眾人研製出來了一種全新的技術,可以“印製”書籍,以紙張承載,不需人工再抄寫了。”
“此技術共有兩種,其一為“雕版印製”,其二為“活字印製”。”
陳雲安抬起頭,看著張皖,沒有管身後眾人的反應。
“臣懇請陛下,以國庫出資,建立“印製署”,於天下各州郡興建一印製作坊,以全民間。”
張皖看著很驚訝的樣子,臉上帶著好奇的神色:“哦?印製術?”
“這兩種印製術若是如同雲安所說的一樣,是利國利民之大事,朕自然是同意的,只是這印製術成本如何?”
“若是印製書籍,書籍的售價控制在多少的時候,既可以讓商販們有得賺、又可以讓百姓們能夠購買的起?”
陳雲安稍加思索,便按照自己之前的調查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