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人們坦然接受了這一個事實,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這位新登基的帝王會給大漢、會給華夏帶來如何巨大的改變。

他們只知道一件事情。

劉恆登基之後,陳氏只怕要再次受到重用了,而那句因為大漢的建立失去了基礎的“謠言”,“得陳氏者得天下”再次流傳了起來。

無他。

因為劉恆成了皇帝,因為劉恆是陳彼的弟子。

當年陳彼收下了劉恆為弟子而劉盈成了皇帝,劉恆被放逐的時候,有些世家大族雖然口頭上沒說,但實際上還十分興奮,甚至嘚瑟的在暗中嘲笑陳氏,嘲笑陳彼。

不是說陳氏的弟子必定成為皇帝、必定成為下一個接任者麼?

不是說陳氏的眼光很好麼?

怎麼如今選擇了一位被流放到代國的小可憐為弟子?

這樣的陳氏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那些人自然是知道哪怕是陳氏也不可能次次選中皇帝的繼任者,他們更加明白這一切不過是事在人為罷了。

但他們還是這麼傳出去。

因為他們想要瓦解陳氏的威嚴和壓迫,從而讓他們的族人不再害怕陳氏。

是的,不再害怕陳氏。

從百年前陳氏成為天下人心中最恐怖的世家開始,他們這些人的族人也開始害怕起來了陳氏,甚至.他們也在害怕陳氏。

他們傳出來的這些言論很有作用,一部分的人的確開始不再害怕陳氏,反而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開始嘲諷陳氏了。

只是很可惜的是,這種情況還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代王被立為皇太弟的事情便傳了出來,這讓天下諸多世家都感覺到像是一口口水嗆在了喉嚨裡。

兜兜轉轉,代王還是成為了皇位的繼任者?

而當德仁六年的冬末,那一封石破天驚的詔書出現後,這些人對陳氏的害怕比以往更加嚴重了。

劉恆的登基儀式上,所有的世家大族以及那些隱藏著的小人都眼睜睜的看著這位至高無上的陛下,將陳氏之人請到了祭臺之上。

他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所厭惡的陳氏,以及瞧不上的劉恆在他們的臉上狂扇耳光。

兜兜轉轉,代王劉恆還是成了皇帝。

在這新的一年,劉恆改元“後元”,是為後元元年。

後元元年,天下太平安定。

經過高祖年間以及德仁年間的十幾二十年,天下的黔首終於擺脫了戰亂的影響,從而再次的安定了下來。

尤其是在前些年間,擊退了匈奴侵略的同時,皇帝還平定了諸王之亂,逼迫著諸王將自己的封地交出來一半。

這對於黔首們來說是一個交好的訊號。

因為這告訴他們中央朝廷的力量很強大,不必害怕可能會到來的戰亂。

人們其實並不是很害怕戰爭,而是害怕戰爭發展到一種無法控制的地步。

若是戰亂無法控制,豈不是又是一個秦末戰亂?

秦末戰亂倒還是好的.

有些當年先秦時期遺留下來的老人們則是會想到那真正戰亂的七國時代,七國之時,天下攻伐,誰會將他們這些黔首當成是人呢?

就算是將他們當成人的那些君主,也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利用”他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