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元年尚且未曾過去,來自楚國的使者就已經抵達了咸陽城。

他們的目的很簡單,依舊是與秦王簽訂盟約

只是這一次,楚王以及國內的貴族更加的機敏了,他們想要與秦王簽訂“十年之盟”,想著等到十年之後,若此代秦王未曾崩殂,那就再次簽訂“十年之盟”。

前面兩位秦王給楚國的教訓太大了。

哪怕楚國家大業大,也經不起這樣的造作。

而在楚王使者來到咸陽城的時候,章臺宮中,嬴政、呂不韋、陳鱸三人坐在一起,大笑出聲。

楚國並不是都是一群笨蛋,有人看出了孝文王、莊襄王的短命大多是因為自身的緣故,而秦國經歷了這樣的慘痛,也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繼續下去,一定會好好的看顧秦王。

所以楚國內部有人提議,依舊是和秦王簽訂“一世之盟”。

可秦國願意麼?

秦國自然是不願意的,因為此代秦王已經能看到一統天下的希望了。

可秦國希望此時就拒絕楚王麼?

當然也是不希望的。

因為此時拒絕楚國的盟約邀請,就類似於告訴楚王,我,秦國,下一個打的就是你。

下一個是楚國麼?真的不是。

所以,陳鱸、呂不韋兩人利用了朝中楚系的勢力,讓他們傳遞了一個假訊息,秦王嬴政的身體和他的父親差不多

而且,呂不韋用重金收買了楚王以及三大家族家主身邊的侍從,讓他們時不時的說上一兩句。

於是便有了楚國此時要與秦王簽訂十年之盟的事情。

在接見楚王使者的時候,秦王震怒,甚至朝著楚王使者問出了“你是否是在詛咒孤,覺著孤也會短命?”的怒斥之語。

不得不說,嬴政已經初步有了秦王的威嚴。

如此的斥責讓那位楚王使者嚇的跪伏在地上,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在秦王發怒的時候,右相陳鱸、左相呂不韋兩人都是竭力勸誡嬴政,而那位使者也將這份恩情記載了心裡,回去的時候刻意隱瞞了一些事情。

秦王政二年,楚王與秦王嬴政簽訂了十年之盟,約定十年之內兩國互不進攻。

楚王在得知這盟約已經簽訂了的時候,得意洋洋的開懷暢飲,甚至開了一個類似於上古紂王“酒池之宴”的宴會。

楚國內部的貴族、臣子們在宴會上大肆歡愉,整整作樂了十幾日。

而楚國的國人卻在無情的災情中一點點的啃食著自己親人的肉,以後者是那地上的草皮、甚至是泥土。

不斷的有楚人在祭祀中犧牲。

一些在山野之中的村落依舊愚昧,他們認為“人殉”能夠令神靈開懷,並且看到他們的苦難,滿足他們的心願。

楚國內部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了。

秦王政元年便這般如同流水一樣的過去了,除卻陳學、鄭國要修建水利的事情引起了一些討論和波瀾之外,秦國就像是安靜的“鵪鶉”一樣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音。

楚王、燕王、齊王這僅剩下的三位國君提著的心緩緩放了下來

或許秦國此時已經有心無力,不能攻伐天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