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日後還有能力

那是日後的事情了。

燕王喜都已經準備將王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太子丹”了,畢竟他是真的不想當亡國之君,當然了,如果真的燕國滅亡了,他絕對會搶著成為“燕伯”的,他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會和自己爭搶這個位置。

因為“太子丹”不願成為秦的臣子。

秦王政二年,如約而至。

秦國內部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其餘三國就好似是放在秦國嘴邊的肉一樣,秦國想要吃下去,但又好像吃不下去

於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

賢才們早已經看出了此時天下的形勢,於是便全都朝著秦國蜂擁而來。

一個全新的國家,一個全新的朝代!

這個時候不在秦國尚且沒有一統天下的時候加入,難道還要等到秦國統一了之後再眼巴巴的苦苦哀求麼?

秦王政二年春,地龍翻身,大災。

秦王政二年秋,地龍翻身,大災。

秦王政二年冬,大雪不斷,雪災嚴重,大厄。

秦王政二年冬,澇災嚴重,國內四郡災情嚴重,民眾幾乎易子而食。

這一年並不算是一個好年,一年的四個季節有三個都有嚴重的災情降落,天下間流傳著嬴政乃是“災星”的言論,並且宣揚的很遠,這讓嬴政的心情逐漸的變差。

秦王政三年春。

這是秦王嬴政即將親政的一年,也是秦王嬴政登基的第三年。

嬴政登基的三年來,大多數時候都在處理災情。

而這一年的春天,秦王嬴政的心態有些崩潰了。

因為“安國君”陳鱸,死在了這個本應該萬物復甦的季節。

在安國君陳鱸逝去的同月,甚至只是相差了兩日,咸陽學宮山長“荀況”同樣死在了這個春天。

章臺宮中

嬴政幾乎有些病態的看著陳仲,聲音低沉:“老師,孤真的是災星麼?”

他抹了一把淚水,此時的他尚且不是那個一統天下的秦王,只是一位在自己老師面前可憐巴巴的“弟子”。

“他們說,是因為我的登基所以秦國才災情不斷,他們說,是因為我的登基,所以安國君和荀子才才.”

看著淚水不斷的嬴政,陳仲上前,為其將淚水拭去:“王上,生死乃正常之事,如何會有誰是災星,影響了壽數的說法呢?”

“您乃是秦王,當一往無前才是。”

他笑著看向嬴政,輕聲道:“今歲王上親政,當做一些大事了。”

“伐國之戰,可再起了。”

———————————————————————————

“秦王政二年,上自登基以來,災情不斷。時有留言曰:王乃災厄之星,天煞之源,因此秦國受災。仲安公入宮與王言:“此乃虛妄,天行有常,如何會因王而累旁人壽數?”。於是,流言而停。——《秦書·始皇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