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伐國之戰,今日而起【二更,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嬴政在得知“陳學”以及“鄭國”到來的時候,心情是十分激動的,他萬萬沒有想到陳氏中人還會入朝為官。
“老師,陳學先生擅長何事?”
嬴政搓了搓手,甚至準備將“十三卿”之一的位置交給陳學了。
陳仲無奈的扶額,他看著嬴政說道:“王上,陳學叔父所擅長的是水利之事,其餘的事情恐怕他無法勝任啊。”
嘆了口氣後,陳仲又說道:“叔父此次前來,只怕是為了前一段時間連綿不斷大雨的事情,雖然大雨最後停止,國內的澇災也並不算十分嚴重,但叔父應當是想要修建多個水利工程,以防一日再出現這樣的事情吧?”
嬴政聽到這裡,心中的激動略微有些平緩了。
他沉吟了片刻後說道:“如今秦國的國力,修建水利的話,只怕.”
陳仲不出嬴政意料的點了頭:“是的,若要修建水利工程,那麼伐國之戰便需要暫時停止,以休養生息之姿態,而緩緩圖之。”
他笑著看向嬴政:“王上的身體,比之先王好了不少,便不必擔心這個事情了。”
陳仲言辭鑿鑿的說道:“王上有生之年,定然能橫掃六合而一統天下,此不世之功,定然是跑不了的。”
哪怕如今的嬴政已然是一個十九歲的少年,再有三年的時間就能加冠親政了,陳仲也是依舊將他當成昔日那個少年人來看待的。
那個抱著他的大腿喊著要吃糖的少年。
陳仲的眼睛中帶著些許懷念的勸誡道:“王上切勿心急,許多事情是著急不來的。”
嬴政這才是按捺住自己內心的焦急,他如今尚且是一位少年郎,更是沒有經歷過歷史中那些“苦難”,所以他雖然依舊聰慧,但卻比原版的秦始皇嬴政多了幾分少年心性。
嬴政在章臺宮中接見了陳學以及鄭國,在最開始的時候,嬴政只是想見一見靖安公之子,瞧一瞧陳氏中的其他人是什麼樣子的。
但當兩人分別闡述了自己的理念以及才學之後,嬴政看待陳學以及鄭國的時候,就不再是看“靖安公之子”、“靖安公之子的朋友”這樣的態度了,而是貨真價實的將兩人當做“陳學”以及“鄭國”來看待。
“依照兩位先生所言,此等水利修建之後,秦國應對天災的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即便是不在災禍之年,這些水利也能為農田等提供便利?”
陳學微微頷首,他看著嬴政道:“啟稟王上,正是如此。”
他從懷中拿出一卷竹簡:“昭襄王在世的時候,曾經令蜀中郡守李冰修建“都江堰”,而此時雖然都江堰未曾修建完成,但他所帶來的好處卻已經十分明顯了。”
“成都平原已然成為沃野,那裡的畝產平均比其他地方多出了兩三石糧食。”
“積少成多之下,那裡已然成為大秦很重要的糧倉了。”
“哪怕是去歲的澇災,也並未過多的影響到蜀中。”
嬴政聽著陳學的介紹,心中也是在腦海中翻閱著去歲關於蜀中的奏摺,他驚訝的發現一個問題。
蜀中去歲的災情的確是比其他地方要小很多!
思及至此,嬴政便直接看向了坐在那裡的陳學、鄭國兩人,神色莊重:“那秦國水利之事,便交給兩位先生了。”
“至於官職.”
他沉吟了片刻後,看著陳學、鄭國開口:“孤便封兩位為“山河使者”負責水利之事,俸祿依照十三卿之職,等階也是如“卿”,如何?”
陳學、鄭國二人對視一眼,紛紛開口道:“臣,多謝陛下。”
他們其實並不在乎所謂的官職,真正熱愛黔首的人只想要俯首在鄉間為黔首牟利。
二人只願這世間由水帶來的“災情”減少一些,讓黔首們能夠在那無情的洪水之下謀得一線生機。
這是“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