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 半人高的“名刺”

大雨滂沱時, 國都城通往方沙城之間的小山坡,駛出一輛又一輛馬車,足足有三個馬車隊, 另有牛車隊三個,還有一隊裝備精良的黑衣蒙面人騎馬護送, 在一盞又一盞燈籠的光亮裡行進。

無論是馬車的規制, 還是良馬的數量,甚至隨行的護送黑衣人, 都能看得出車主有權有勢, 只是讓人不明白, 為何要連夜趕路?

天黑路滑, 官道泥濘,即使馬車前後都掛了燈籠, 亮度也實在有效, 偏偏車夫們的水準相當驚人, 車隊行進得又快又穩。

如果有百姓或農戶看到,一定以為是國都城哪個高門大戶出遠門, 或者某位高官離京上任趕時間, 可車隊行駛了兩個時辰後進入了殘破的方沙城,並且直奔城西。

最先發現這列反常車隊進方沙城的, 是醫院巡夜的保安老李,站在外面的柏油路上,這麼大規模的車隊不用望遠鏡都能看清, 啊這……手機顯示時間淩晨三點半。

因為方沙城的路況特別糟糕,坑坑窪窪不說,沙土濕滑,而且被刺配的龍衛們還在城裡設了不少機關和陷阱。

按保安老李的估計, 車隊進城以後十有八九不是側翻就是陷坑,天亮前到醫院西邊,基本不可能。

偏偏車隊進城後的速度雖然減了,但行進得卻很流暢,好像一個機關都沒碰到,一個陷坑都沒經過……

保安老李摸著下巴,百思不得其解,這麼多輛馬車牛車,到底暗藏了多少高手?

大雨下到早晨六點才停,保安老李就盯到六點,萬萬沒想到,七點半時,車隊已經進入寧家的臨時營地,一眼望過去,場面很是壯觀。

七點半,不僅是醫護們的交接班時間,也是保安的交接班時間。

王強睡了個好覺,走到門衛小屋一看,老李不在,立刻拿起對講機:“喂,老李,你在哪兒?”

對講機裡立刻傳出老李激動的大嗓門:“強哥,方沙城來了三十九輛馬車和四十輛牛車,都在醫院西門的下面,快來看!”

“馬上來!”王強又用對講機通知邵院長和金老,邊走邊說,“不知道什麼來頭,老李說是淩晨進方沙城的,現在寧家臨進營地附近休整,看樣子是要到醫院來的。”

十分鐘後,王強和魏璋站在移動梯旁向下張望,整齊的車隊陣列,強壯的良馬,以及訓練有素的黑衣護衛。

王強看完下面,又看著魏璋:“按你大郢的經驗,都是什麼官兒?”

魏璋輕輕搖頭:“不好說,每個朝代,同一個朝代初期中期和晚期,規制一直在變。就眼前的看,怎麼都要是一品大員這種。”

王強先是驚訝,瞬間平靜下來,在大郢的時候,連皇帝、皇後和太子都上山了,一品大員也不會怎麼樣的,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不慌。

魏璋看了一眼運動手錶:“不慌,等他們上來送名刺。”

“明刺?名賜?”王強不明白。

“哎呀,強哥,你該多看點書了,名刺,相當於名片,上面有姓名、姓氏、官銜這些的。”魏璋有點嫌棄,“你這一問三不知的怎麼教兩個兒子?”

王強不以為然:“學校師會教他們,我負責陪他們吃喝玩樂。”

魏璋一時竟無語以對。

正在這時,寧家管事在移動梯下面打了約定手勢,表示要上去。

醫院西門的移動梯,經過供應科的改造,現在已經方便到一個人就能操作的程度,於是,王強將移動梯架到合適位置固定好,然後向下放梯子。

趁著放梯子的間隙,魏璋用對講機通知急診,讓寧侍郎身旁的禮部官員到醫院西門來。

很快,陸淳就匆匆趕到醫院西門,向魏璋點頭示意,看到移動梯下方聲勢浩大的車隊,整個人都驚呆了,這……

魏璋問:“認識?”

陸淳明顯震驚過度,有些懵地點頭:“沒親眼見過,但聽說過。”

時間不早不晚,寧家管事已經從移動梯爬上來,懷裡抱著半人高的東西,難怪爬得這麼慢。

寧家管事先向陸淳行了簡單的禮,然後鄭重其事地將半人高、包著布巾的物品,呈送到魏璋跟前。

“這是……”魏璋話還沒問完。

寧家管事恭敬回稟:“陸文書,魏國公、前太子太傅晏敦、前刑部尚書梅敬竹和前參知政事戚修明,攜米麵糧油、名刺與拜貼,向飛來醫館求醫。”

王強被這一長串名字給繞暈了。

陸淳立刻捧著拜貼和半人高的名刺,看向魏璋:“是不是請邵館長與金老過目?”

魏璋卻聽出了寧家管事稟報的蹊蹺,看向陸淳:“他們第一次到這兒來,怎麼會預先帶米麵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