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調兵遣將(第3/5頁)
章節報錯
這是已經把自己當成他的人了,以後要為他奔走,自然無需道謝,這也不是一個謝字就能了結的。
喬貞聽了,愈發有些不捨,這小子知進退有分寸,很合老夫的脾味啊,可惜了……
文天這些日子在臨安府衙做掌書記,還真有了一批用慣了的吏員和執役,回去對他們一說,大家無不願意。
這就是從地方衙門調進了中央機關啊。
就算楊沅將來倒了黴,也不會牽連到他們手上,大機率依舊能留在都察院做事。
實在不濟,這是借調,還有臨安府做退路呢。
於是,便有一群的押司、照磨和幹練精明的公人響應。
東、南、北三廳的人聽說楊沅不是來抓人而是來借人的,都不禁鬆了口氣,對文天一行人不免羨慕起來。
樊江和王燁然一聽可不幹了,馬上就去向楊沅抱怨,楊沅缺人,為什麼不用他們。
楊沅對二人一番好言勸慰,主要是因為他二人在臨安府是有實權的官員,目前都察院裡能騰出來的內務位置,於文天而言有上升空間,對他二人來說最多隻算平調,不如安心在臨安府做出些政績來,以待將來。
二人知道楊沅是出於這種考慮,不是他們“失了寵”,心氣兒也就平了。
楊沅把文天一行人帶回都察院,安排好了他們,又馬不停蹄地去了國子監。
楊沅先見到了晏丁,再由晏丁引見去找國子監祭酒。
楊沅說明了來意,祭酒聽了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國子監祭酒立刻把所有上舍生的甲歷都搬了出來,任由楊沅挑選。
國子監生分為外舍、內舍、上舍,就如同後代的大學預科、本科與研究生。
楊沅就從這些國子監的上舍生中挑出了一批人,大部分是主修法學、算學的學生,共計六十八人。
祭酒便將這些學生召了來,詢問意見。
這些學生都是上舍生,那也要修夠八個學分,並且在內舍讀滿兩年,年度評定為優的,才會被賜予進士出身,授予官職。
現在可以被都察院借調,這年代的借調少有退回的,最終大多就留任該衙門了,那就有機會直接成為朝廷重要官署的官員。
而且,先做了官,一樣可以參加科舉,參加的還是“別頭試”,錄取率比其他學生要高了不知多少,那還有不願意的?
除非腦袋讓驢踢了。
這些學生當然沒有被驢踢了腦袋的,於是六十八名打了雞血一般的國子監生,就被楊沅領回了都察院。
……
談鷹炆悠悠醒來時,已經回到了吏部。
此時的吏部,四成中級官員被帶走。
他們被帶走,也就意味著還會有更多的基層官員被帶走,至於有多少高階官員牽涉其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時間,整個吏部人心惶惶,已經無人還有心思署理公務了。
談尚書穩定了心神,便把侍郎木心陽及幾名官員喚進了簽押房。
也不知他們討論了些什麼,一個多時辰以後,談尚書就離開了吏部。
木侍郎十分淡定地出來主持事務,忽然短缺了那麼多的官員,吏部近乎癱瘓,他只能利用現有人手重新進行調配。
尚書左選(原磨勘京朝官院、審官東院)郎中姜炎奴,第一個接受了任務,帶人趕去了甲歷庫。
尚書左選是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上及職任非中書省授任的官員。
也就是說,楊沅從入仕,到成為樞密院機速房副承旨開始,所有履歷都在他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