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目中無人(第5/6頁)
章節報錯
“恩蔭補官”就是雜出身,皇親國戚和中高階官員的子弟親屬都可以被恩蔭補官。
但這種官的上限很低,而且一般來說,做不了正印官。
第二種也是科舉入仕,因為宋朝的科舉不只一種。
不過,只有楊沅他們參加的這種,是“正經”科舉。
透過其他雜學科目考中的,只能當基層低階官吏,也屬於“雜出身”。
第三種就是“流外入仕”,也就是從吏員“躍遷”為低階官吏。
這種是升遷最有難度的,需要立過大功,甲歷上沒有任何錯誤,而且有高階官員保舉。
這使得大部分吏員畢生都沒機會成為一個官。
因為哪怕他們的甲歷清清白白,可是要擁有讓朝廷都認為是功績的功勞,那太難了。
但,隗順恰恰就有這個資歷。
誰敢說他冒死保全了嶽帥的遺體不是大功?
所以,喬老爺這份保舉奏章遞到晉王趙璩那裡,直接就透過了。
不過是個典獄長而已,正經出身的官員都不願意做的小官,都不需要吏部走流程,監國批准蓋章,也就即時上任了。
……
臨安府通判劉以觀,大理寺寺正騰藤、皇城司下三指揮使吳一塵臨手辦理假會子案,暫時陷入了僵局。
因為按照王員外的供詞,他們派人去龍山市上那處“寄付兌便錢會子處”,卻並沒有找到人。
他們看到的只是一片廢墟。
“會子處”在王員外父子被抓的當天就起火了。
劉以觀派員繼續調查,竟然發現,這處已經開張數月的“會子處”竟然不是官辦的。
會子處是假的,會子處的所謂掌櫃、賬房、夥計,也從不曾向官府報備過。
就是這樣一個假“會子處”,居然堂而皇之的在龍山市正常經營了幾個月。
他們換兌、取現,什麼業務都能正常處理。
你來兌取現金,他們也會真金白銀的兌給你。
所以幾個月了,雖然臨安市上不時發現假會子,卻始終無人發現它的源頭竟在這裡。
在後世,曾有一位張姓奇人,在西安火車站附近的繁華鬧市區開了個假的“派出所”。
結果這個“派出所”每天正常出警、正常辦案,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都然沒有人識破,也沒有人過問。
這間假“會子處”,與之相比,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可是,因為這間“會子處”被付之一炬,相關人員也都人間蒸發了,所以最後的線索,還是隻能著落在王家。
王家是龍山首富,錢財進出量大,與這處“會子處”接觸最為頻繁。
那麼,王家究竟是受害者,還是“會子處”的幕後操縱者?
這個一時半晌的就說不清了。
再加上在王家庫房裡搜出了兩萬貫的假會子,足以抵得那“會子處”一兩天的備用額度。
所以,在“龍山會子處”及其人員全部斷了線索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把目光放回到王員外身上。
劉以觀從度支司、鹽鐵司、轉運司和戶部,借調了多名經驗豐富的賬房,對王家的所有賬目進行了一番徹查。
人多力量大,在如此之多的“算學先生”的稽核之下,僅僅三天,他們就從王家的帳簿中發現了一筆筆數額巨大、數目驚人,但追本溯源,卻並不在王家正常經營範圍之內的財貨流動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