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秦熺擔任樞密使期間,將編修史籍的事情攬了過來,為了給他的資歷增加一筆大大的功績罷了。

所以,勘印房實際上……”

何逍有些不太自在地坦白道:“所以,勘印房實際上,經常滿屋的蛛網,那大門都不會開啟一回。

如果有人在此期間私配了鑰匙,悄悄潛入勘印房做些什麼,那可真就有了‘燈下黑’的效果,是沒人能夠發現的。”

楊沅眉頭一皺,示意盧承澤繼續做筆錄,又開口問道:“可是,本官查到,勘印房曾有大批材料進項,這……”

何逍道:“因為我勘印房的人無所事事,所以有時候會在外面接一些私活。

由於那紙張、油墨等材料,若非宣旨院正式進項的材料,是進不了樞密院的,所以只能從公賬進貨。

不過,我們雖然動用了公賬上的錢款,但勘印房承接的這些私活,所得收入都是要上交樞密院和宣旨院各一部分的。

這一部分錢,足以彌補之前的花銷還有節餘,這些節餘都會充入院庫,當作日常支用的款項。”

楊沅一聽就明白了。

他去臨安府擔任通判時,就因為小金庫問題,和前任通判晏丁遲遲不能交接。

各個衙門都有自己的小金庫,衙門裡各司各署也都有自己的小金庫,這就是時下的現狀。

楊沅是沒辦法用這件事大做文章的,否則就是與滿朝文武、天下官吏為敵了。

以現在的仵作勘查技術,能夠判斷出那死者是六七年前死亡的,這就已經非常難得了,不可能做出更加精確的時間判斷。

所以,就算查到何逍這邊曾有一段時間,進購了大量材料,並且早來晚走,潛進勘印房利用公家的技術和裝置印刷私人印刷物,也無法確定死者就是在這個月被砌進牆裡去的。

而且,何逍既然敢這麼說,那麼那段時間裡,他們很可能真的承接過私活。

就算針對此事嚴加調查,相信所有涉及的人,都能證明這一點。

楊沅眉頭緊鎖,時而點頭,時而搖頭,顯然是意識到這個看似簡單的案子複雜之處了。

何逍道:“其實以下官看來,楊僉憲要破這個案子,應該從死者身上著手。”

楊沅精神一振,忙道:“此話怎講?”

何逍道:“樞密院中任職的,若是官,便是京官,可以攜帶家眷。若是吏員或執役,那更是臨安本地人。

一個小婦人,帶著一個幼童,能進入樞密院,那麼必然是他們的親眷。

也就是說,這婦人和孩子應該是臨安人或是當時隨官員長住臨安的女眷。”

楊沅的眼睛亮了起來,急忙道:“所以呢?”

何逍道:“一個婦人帶著一個幼童,被人殺死,藏屍於夾牆之內,那就是失蹤人口。婦人和孩子,是最容易被拐賣的人,臨安府衙豈能沒有報失人口的記錄?”

“對啊!”

何逍道:“楊僉憲只要調出七年前到六年前,臨安府報失人口的記錄,想要確認死者的身份,必然不難。

畢竟,一戶人家,同時失蹤了一個婦人和一個孩子的案例不多見。

一旦確認了死者身份,她們與當時宣旨院中何人有關係,還會很難查證嗎?”

“妙!妙啊!”

楊沅拍案而起。

他快步走過去,一把拉住何逍,興奮地道:“何押衙一語驚醒夢中人吶!本官不曾做過刑獄官,閱歷經驗難免不足,虧得何押衙提醒。

好好好,本官馬上就讓臨安府提供六七年前所有失蹤人口的報案訊息,待此案勘破後,本官定會如實上報,為你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