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這個位置上,有些事情必須得去做,由不得我們。”

朱元璋見她能理解自己,心中很是開心,對馬鈺也生出了一丟丟好感:

“是啊,當了皇帝很多東西確實不一樣了,那馬鈺還算是有幾分見識。”

“你在信裡說想赦免他,咱覺得可行。”

“也不用找別的理由,等殷商禮器找到,就以獻寶為由將他赦免。”

“既不違反禮法,也能體現朝廷對殷商禮器的重視。”

馬皇后知道他有意轉移話題,她也不想繼續談這麼傷感情的事情,順著他的話說道:

“我還以為你會將他處死,然後找別人代替他領這個功勞呢。”

朱元璋眼睛一瞪,不開心的道:“妹子你這話可傷咱的心了,咱是這樣的人嗎。”

馬皇后笑道:“好好好,是我冤枉你了。宰相肚裡能撐船,重八肚裡能裝天下。”

朱元璋頓時眉開眼笑,然後說道:

“找人頂替他領這個功勞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代價很大。”

“知道此事的人不多,但也不少。”

“真要這麼做,得把宋濂和當時在場的拱衛司密探全部處死。”

“而且咱們對馬鈺的家世一無所知,他說自己家人全部命喪亂世,萬一此言不實呢?”

“宋之問的前者之鑑不遠矣。”

宋之問是標準的小人,他外甥劉希夷才華橫溢,寫了唐詩名篇《白頭吟》。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更是其中名句。

宋之問竟然厚顏無恥,想讓劉希夷把署名權讓給他。

劉希夷自然不願意,就拒絕了這個無理要求。

然而誰都沒想到,他竟然為此殺了親外甥。

宋之問自以為做的隱蔽沒有人知道,可不照樣被世人所知了。

隔牆有耳,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就是這個意思。

朱元璋的想法也是如此,自以為做的隱蔽,萬一訊息走漏呢?

關鍵是,完全沒那個必要冒這個險。

“而且馬鈺本身也是有才之人,就這樣處死太過可惜了。”

“咱豈會做出此等下作且不智之事。”

馬皇后笑道:“我就知道你不是短視之人。”

朱元璋又說道:“不過咱得先去見一見他,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才好決定如何用他。”

“這是應該的。”馬皇后點點頭,不動聲色的道:

“只是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免得到時候被氣到。”

朱元璋眉頭一挑,說道:“哦,他還敢在咱面前放肆不成?”

馬皇后無奈的道:“我信裡與你說了,因為被冤枉入獄的事情,他對大明是有成見的。”

“若不是標兒和樉兒幫著化解,恐怕你就算想用他,人家還不肯效力呢。”

“狂妄。”朱元璋很是不悅,但更多的還是針對貪官汙吏:

“那些貪官汙吏,天下就是壞在他們手裡,咱恨不得將他們全都千刀萬剮了。”

接著夫妻倆順著話題,又聊起了《大明律》的事情,這可以說是目前大明朝堂矛盾的焦點。

朱元璋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儒家那一套就是忽悠人的,治國當用重典。

並且他還拿了馬鈺的話來攻擊孔子虛偽,順帶著說孟子無君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