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機械的詛咒(第2/2頁)
章節報錯
果農們都交口稱讚,省掉了不少人力,分攤下來電費也沒幾個錢。
這樣一來,人均管理種植果園的面積可以比之前多一倍以上。
程時在旁邊那個本子寫寫畫畫,不知道是在記錄農業這邊的情況,還是別的。
蔣鬱東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的,勉勵了他們幾句,只說接下來就是要選好種,提高成活率。
等這些人走了,機械廠的技術人員也到了。
蔣鬱東等大家坐定,對程時抬了抬下巴:“你開始講吧。”
程時說:“這一次機械廠的技術改造升級我建議分兩個方向同時進行。首先把已有的C6140中型機床精度調高並升級為數控機床。第二,研發小型農機。”
“今天我先講機床改造的事。我儘量說慢點,你們有什麼不懂的隨時舉手問。”
下面的技術人員眼裡都閃過一絲不屑:呵呵,我們不懂?!!
你以前在機械廠裡連技術人員都不算,只是個普通工人。
你親爸,也就是你師傅的師傅看到我們都要恭恭敬敬地叫我們一聲“X工”。
別人不知道你,我們還不知道你嗎?
你不就是在1車間的時候把那個德意志的數控機床吃透了,就“一招鮮,吃遍天”。
尾巴翹上天,整天瞎提意見折騰我們。
我們今天就要讓廠長和蔣領導知道你只不過是個繡花枕頭。
程時沒理他們,直接開始講:“先說C6140中型機床改造問題。你們首先要做的機械修復。這些機床用了那麼多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要先把刀磨鋒利。”
技術科長出聲:“程時同志,我有疑問。”
程時停下,望向他。
科長:“這個機械修復,具體要怎麼修復。”
C6140中型機床是3車間的裝置。
程時壓根沒機會碰。
而且中型機床的技術特性跟小型機床有很大區別。
如果程時套用他手裡那幾個機床的來分析C6140就會漏洞百出。
蔣鬱東和周新生都看出來這些人是在給程時下馬威,臉上卻都不動聲色。
程時要是連這幾個技術人員都搞不定,就白白擔了那麼大名聲。
說起來,除了上次鍋爐檢查的時候,程時跟科長有過短暫的交流,這還是機械廠的技術人員和程時的第一次直接技術較量。
程時不緊不慢回答:“好,我爭取講的細緻一些,讓你們都聽明白。”
他這句話一語雙關,技術人員們心說:特麼的,你這小子,真不是個善類。
程時說:“比如導軌修復,現在技術和經濟條件在這擺著,沒法換新導軌,那就用最原始最經典最省錢的工藝-手工刮研和導軌磨削。這個導軌磨削可以利用廠裡有的M7130磨床就行。只要沉得下心做,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機床的精度的。”
科長:“呵呵,這個,我覺得不太可能。機械領域有個金科玉律,那就是‘母機造不出更精密的孩子’。其實這句話,也可以說是個詛咒和死迴圈。因為沒有精密機床就造不出精密軸承,沒有精密軸承就造不出精密機床。八級鉗工的手工刮研平面度也才0.01mm/m,遠遠達不到T7級直徑或長度範圍內對平面度小於等於0.01mm/2m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怎麼用精度遠遠不夠的M7130磨床改造同樣精度不夠的C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