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 芳信。

“芳緣師伯這個時辰應該在後面的配殿裡制藥,信士稍待,我去詢問一番再來答複。”年輕的道士說道。

“何須如此麻煩呢,我隨你一同去,等在外面,也免了道長來回。”孟惜和看他面嫩,輕言細語請求,“憐我一片孝心,道長就答應我吧。”

孟惜和才奉上大筆香火錢,又是官宦娘子,如此懇切,道長只猶豫了片刻就答應了。

“也好,你隨我到後面來吧。”

孟惜和跟在他身後往裡走,穿過了一個殿,又從側邊小門往後去。

這邊的建築樸素,充滿了生活氣息,看得出來,這裡是觀中道士們的起居之處,平時應該是香客止步的。

孟惜和不動聲色地觀察周圍,心中卻想:靜王身份尊貴,哪怕在太清觀清修,應當也是獨自居住在某個殿中,不至於與其他道士混居在一起。

靜王趙縉,據說是個深居簡出一心向道的,在當今的皇室成員中,數他最為神秘,各種祭祀朝會年節宮宴都甚少出現。

孟惜和從未親眼見過這位靜王,只聽人說,他松形鶴骨,巍然威儀,配著額心一點天生的紅痣,出塵仿若世外之人。

因著潛心向道,二十多歲都沒有個王妃,與他妻妾成群的堂兄穎王相比,真是“世外仙葩”。

孟惜和記得在至興九年,也就是明年,陛下曾要求為靜王擇選王妃。雖然這場選妃最後不了了之,直到幾年後她去世,也沒聽說靜王娶妻,但這也是個機會。

在這之前,她要親眼看看那位靜王是否如傳說中一般,若是好,她就要想辦法為妹妹爭取選妃的資格。

若是不好,就再做打算。

孟惜和想得很清楚,靜王不是那麼容易見到的,所以她今日也並不是非要見到靜王不可。

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和芳緣道長打好關系,常來常往,為以後做準備。

因為三年後,發生了一件事。

有一位禦史的妻子吃了芳緣道長的藥後突發疾病去世,那位禦史一口咬定是芳緣道長謀害人命,最後是靜王殿下力保了芳緣道長,命人查清此事。

原來是禦史殺妻,誣告陷害。

那時眾人才知道,原來芳緣道長和靜王殿下是關系密切的師兄弟,兩人感情深厚。

如果能從芳緣道長這邊想辦法,見到靜王殿下的機會自然更大。

孟惜和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笑容,在一處廂房外站定。

領路的道士說:“信士請在這裡稍等。”

然後走上臺階,進了半開著門的房間裡。

孟惜和站在最靠近的階下,目光看著院中的水缸。缸中種了荷花,可惜這個時節都已經凋敗,只剩幾杆沒清理的枯枝。

她耳中聽到房內的說話聲,帶她來的小道士問:“芳緣師伯可在?”

“不巧了,他剛出去。”屋內另有一道年輕的男聲說。

“啊?那芳緣師伯什麼時候回來,外頭有個信士來求藥,正等著呢。”

“信士?你把人領這來了?”年輕的男聲尾音稍揚。

隱約還有藥缽碾磨的聲響。

小道士有些訕訕,聲音低了點:“我看那位信士臉色不好,怕是真的焦急,而且她捐了不少香火錢……”

“跟我說這些有什麼用,芳緣師兄不在,你叫人回去吧。”

小道士沒走,磨磨蹭蹭地說:“人都過來了,不好叫人白走一趟吧,我不知道芳緣師伯那些藥,不如芳信師叔你去問問,等芳緣師伯回來也好告訴他。”

“使喚起我來了?”年輕男聲嘖聲道。

但那點藥缽的動靜停了。

“你還是少了歷練,罷了,就替你應付一回。”說話聲由遠及近,說話的人完全沒有要遮掩聲音的意思。

孟惜和聽到拖沓的腳步聲,將目光轉到門上,看到一隻手搭上半開的門扇,往裡拉開,露出一個人影。

從兩人的對話中,孟惜和知道屋裡還有個道長,是芳緣道長的師弟,也是這道觀裡的道士。

芳緣道長不在令人失望,但孟惜和還是露出了微笑,想要給屋裡的人留下一個好印象,至少不能交惡。

可是,看清楚那個人的臉後,孟惜和的笑容不由自主漸漸消失。她忍不住抿起了唇,神情有些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