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太清觀。

“你說,他四叔給大郎謀的這差事真的好嗎?別是應付我們吧,萬一以後升不了官,不是白白蹉跎了時間。”李氏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崔家老大崔壑被她擾得不耐煩,罵道:“無知婦人,我們都是一家,老四還能害他親侄子?你看他如今都沒有娶妻的打算,說不得以後還得親侄子給他養老,還怕他不盡心?”

李氏一聽也對,放心了不少:“等大郎專心差事,顧不上外面那個孤女,就讓人把她遠遠送走,這輩子都別想再回梁京,省得再來勾了大郎分心。”

崔壑敷衍:“這種事不用跟我說,你看著辦就好了。”

李氏暗暗瞪了他一眼。他倒好,一甩手什麼也不幹,壞人都讓她來做。兒子出息了就是他的好兒子,兒子犯渾就是她這個當孃的沒管好。

要是他當老子的能出息點,他們的兒子還用仰仗叔叔嗎?

李氏只要想到小叔年紀輕輕當上四品官,而自己家這個男人,虛長弟弟十七八歲,品階還比他低半階,心裡就怎麼都不平。

都是一個爹生的,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重陽節後幾日,孟取善與姐姐約好要出門。

“你一個未嫁的女兒家,總往外面跑像什麼話,你姐姐也是,嫁人後越來越沒規矩了,還來帶壞你。”他爹一聽她要和姐姐一起去太清觀,嘴上就教訓起來。

也不是第一天知道親爹是個什麼德行,孟取善不管他,去和祖母說。

祖母果然答應讓她出門,還給了她一些銀錢。

“別聽你爹的,他年輕時就是個糊塗蛋。女兒家就是未嫁這兩年才能鬆快呢,好孩子,和你大姐出去玩吧。”

拍拍孟取善的手,祖母又叮囑兩句:“你大姐上次回家來說那些話,怕是受了委屈了,你們從小最要好的,你有機會也開解開解她。”

她恐怕是沒辦法簡單開解的。

孟取善看到姐姐,發現她短短幾天,臉頰顯得又瘦了一點,哪怕臉上敷了一層粉,也能看清眼下的青痕。

姐姐坐在林府的馬車上,對她招手,疲憊蒼白的臉上露出笑容。

馬車在孟府門口接上孟取善,才轉道往城外的居雲山去。

時間還早,幾條大街上還有許多早餐鋪子熱鬧著,經過康門街時,路過唐三娘包子鋪。

孟取善記得以前姐姐最愛吃他們家的糖包子,便讓侍女下車去買了些上來。

孟惜和沒有胃口,自從重獲新生,她睡不好,吃也吃得很少。

一方面她滿心憤怒有許多想做的事,另一方面,死時的痛苦太深刻,她仍然覺得自己已經死了。

偶爾看著鏡子,覺得自己彷彿是個偷留人世的惡鬼。

前生,孟惜和對神鬼之事雖有敬畏卻並不怎麼相信,直到她自己死而複生,不得不信。

孟惜和不知道自己現在這個樣子能不能進寺廟道觀,內心深處還擔憂著自己被人看出異常。

所以今日,她既是為了去探探那位寄居道觀的靜王情況,也是為了試試自己如今是不是和常人無異。

她最相信的就是妹妹,這種時候,才想讓妹妹陪著。

滿懷的顧慮,又怎麼吃得下東西,可是看到她關心的神情,孟惜和還是接過包子,慢慢咬了一口。

年少時喜歡吃的食物,此時再嘗,已經不是那個滋味。

她勉強吃了半個便放下,孟取善憂心忡忡看一眼姐姐,自己把剩下的三個包子都吃了。

馬車搖搖晃晃,到了居雲山腳下,哪怕是城外,也不輸城內的熱鬧,附近村人提籃挑擔在做生意,有不少牛車馬車停在山下,都是來登高進香的。

當今陛下比起佛教更通道教,先皇時還曾封過一位國師,將道教封為國教。

那位活到一百歲的國師就出自太清觀,再加上靜王也在太清觀清修,太清觀的地位超然,平日也有很多達官顯貴前來。

宮觀建在山頂,馬車停在山腳,想要上山還得再爬一陣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