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23 章
飛羽回到京市後,連續幾天都躲在學校,不來巖館,理由是養傷、陪伴過來看她的父母、以及導師怕她進度趕不上逼她連續好幾天在辦公室裡趕論文。
當然,都是藉口。誰家導師會把自己辦公室讓給學生寫論文。
從鐘羚那兒得知秦臻可能對她有微妙的情感,她心裡是有些抗拒的。
畢竟她現在甚至都沒興趣和陸風銘表明心跡,更何況被自己當作“叔”的鵬哥。
但再躲下去可就不禮貌了,於是飛羽趁著巖館再次換線的時候來幫忙。還是週末的晚上閉館後,還是同樣的拆點清洗好夥伴孫翊強,但不同的是,這次的定線員,飛羽竟然認識。
是上次高階定線員培訓班最後結業考試時,飛羽挑戰的那條線路的定線員,體育大學攀巖專業的老師,楊潤。
原來楊老師自培訓班結課後,便積極的參與各個場館和民間娛樂賽的定線,甚至後來參與了國內青少年比賽的定線,如今已經是華北區小有名氣的定線員。
飛羽高興的祝賀楊老師。
楊老師也聽說了飛羽重返賽場的事情:“你讓國際攀聯為我國選手破例發國際執照的事情,圈子裡已經傳開了,很多之前不知道執照這件事的人,今年都要開始準備給自己申請了。你太棒了,鼓舞了特別多人。”
飛羽沒想到現在已經有人開始關注自己,略微驚訝。
“不用奇怪,”楊老師笑著說,“你的影響力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很多,而且,記得你名字的人並不少。”
飛羽少年時代雖然成績斐然,但那時攀巖在國內的受眾群很小,瞭解關注的人不多,她比賽時的觀眾基本都是選手們的親友團。
不像現在,攀巖運動的影響力和攀巖比賽的商業價值逐漸增大,甚至某些頂級運動員已經有了自己的粉絲組織。當然,是非官方的。
楊老師繼續說:“我給我的學生們上課時,還用了你這次在貴市的比賽影片。你對線路的理解能力很強,是個擅長動腦的選手,這點我在申市就知道了。但我沒想到你還是個為了比賽不要命的人,明明指甲全都黑了,還不管不顧的往上爬。我非常佩服!”
飛羽已經被楊老師連環誇誇弄的要臉紅了,趕忙轉移話題:“別說我了楊老師。今天您想給我們設計什麼樣的路線?”
楊老師笑笑:“你們老闆可給我出了個難題,十條難度道,三條給初學者,三條給中等水平,三條給專業水平,最後一條要專門給你做國際大賽的難度級別。”
飛羽驚訝,剛想跟楊老師說不必這樣,楊老師卻繼續道:“我知道你有心理負擔,你先別,我也有心理負擔啊。我可是花好多天研究了過去一年世界盃所有分站的難度賽路線,還看了全部比賽,確認運動員的表現。你別說,我還真發現了點規律。”
飛羽注意力立刻被轉移,好奇是什麼規律。
楊老師一臉神秘的笑,開啟自己的平板電腦,和飛羽細細說起來。
經過一整晚的忙碌,巖館已經煥然一新,所有的巖點被洗淨烘幹,以新的方式回到了巖壁上,並且巖壁上添了很多新買的造型和奇特巖點,工作了一整晚的人們捨不得休息,都聚集在巖壁下討論。
人們討論的正是楊老師為飛羽打造的國際大賽級別練習道。
這條道格外“突出”——巖壁落在地面的投影遠遠超過了5米寬的地點,達到了驚人的10米,簡直是遮天蔽日,要站的離巖壁很遠、後背頂到背後的的攀石區,才能抬頭勉強看到線路的全貌。
這部分突出的大仰角在巖壁原本大仰角的基礎上,用巨大的灰色多邊體造型搭出來的大仰角,橫跨整個先鋒區。看上去相當壯觀。
因為太過突出,擋住了原本巖館吊頂的燈,所以在攀石區專門增加了三盞燈打在大仰角的屋簷下,確保視野不受影響。
孫翊強揉了揉已經酸掉的後頸,問楊老師:“老師,國際大賽都是這麼狠的大屋簷嗎?”
楊老師點頭:“對,大仰角是必備的,咱們這個巖壁投影只有10米,大賽上經常能到12米,未來甚至可能更長,而且在大仰角上疊加大造型會越來越常見。”
“太狠了吧。而且這個仰角上還有那麼多橫向路線,那豈不是要累死人?”
“你一下就看到了關鍵!”楊老師贊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