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22 章
飛羽在一個愛好美食的家庭長大,父母多年出差旅行,對各國各地的食物都有涉獵。
無論是家裡的餐桌還是外出的餐廳,飛羽從小接觸不同風格的食物,她懂得欣賞和尊重各種飲食習慣,所以在她這裡,沒有所謂豆腐腦甜鹹之爭、粽子甜鹹之爭,無論甜鹹,她都喜歡吃。
更重要的是,在她這裡美食不分等級檔次,米其林黑珍珠餐廳她可以吃的開心,街頭小攤她也很愛。
她尤其嗜辣,因此對貴市的小吃無比期待。沒吃到一樣新的小吃,她都毫不吝嗇贊美之詞。
“這個豆腐圓子太好吃了!不蘸蘸水都這麼好吃,蘸上之後簡直要昇天!”
“是誰發明的蛋包洋芋啊?好吃瘋了!居然還加了粉條!”
“我宣佈貴市的糯米飯團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飯團,沒有之一。”
“蔬菜裹卷不錯啊,不枉我們排這麼久的隊。好辣!你們倆吃的時候也小心點,真的辣嘴。”
“冰漿這種甜品之王為什麼沒有走出貴市?秒殺一切冰沙冰淇淋冰奶茶。我將來要是有錢了就開一家冰漿店!”
“我已經很飽了,但感覺還能再來一碗牛肉粉。”
“你們真的吃不動了?這個破酥包好神奇啊,甜鹹永動機的感覺,不過我也吃不動了。”
“香酥鴨原來用的是麻椒,怎麼這麼麻?太麻了我不能停,停下來嘴會更麻!”
兩位男士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平靜到佩服,再到後來的震驚,一路吃下來,他們已經徹底接受了飛羽食量異於常人這個事實。
“你們怎麼不吃了?就剩我一人吃怎麼行?說好了是我請客的。”飛羽奇怪。
“啊、啊、我們早飯吃挺飽的,現在吃不了太多。”張宇斌趕忙回答,然後扭頭瞪向秦臻。
那眼神混合著指責和不敢相信:看你給孩子餓的!
秦臻委屈。
過了一會兒,飛羽終於也吃不動了,靠在牆角揉肚皮,順便做點思考。
“斌哥,貴市為什麼這麼好吃啊?”
“嗯……”張宇斌斟酌片刻,“很多人都說是這裡的氣候和地形孕育了多種農作物,也有人說是因為這裡少數民族比較多,每個民族都用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來豐富這裡的飲食,但我覺得這都只是背景,不是原因。”
“那你覺得什麼是原因?”
“我覺得是生活狀態。這裡的生活節奏比較慢,人們的壓力不大,房租不高、小商小販的壓力也不大。所以有很多人可以把自己小時候吃過的東西拿來做成小吃在街邊賣,而且不用擔心競爭過於激烈。這種情況下,自然會百花齊放,每人認真做好自己的小吃就行。”
“唔……”飛羽咬著抹茶的吸管,有些想不通,“這和我之前的認知不一樣誒。我以為只有競爭激烈的地方才會不斷有美食創新。”
“你說的那種情況當然也存在。但你有沒有發現,激烈競爭帶來的不止是創新,還有從業人員的壓力、食物價格和質量難以兼顧,最終會導致效率至上、利潤至上,餐廳或者小吃攤很難只靠好吃存活下來,必須得再去學點別的技能,比如營銷、比如一些控制成本的方法。就連顧客去吃美食,也都是帶著打卡的心理,而不是單純的坐下來好好吃一頓飯。”
飛羽應了一聲,確實是這個道理。
斌哥繼續:“我爸媽以前在老家是開面館的,因為我爸做的炸醬面好吃,就想著開面館能讓更多人吃到。結果他根本幹不過旁邊連鎖牛肉麵店,人家就是能做到比你肉多、比你還便宜。硬撐了半年發現連房租都掙不回來,就只能添著開始做早餐。早餐那是起早貪黑的活兒啊,他倆還想著能連軸轉把早中晚都做滿。結果就是累出一身病,還沒掙到錢。
“現在他倆在我這民宿幹。我也比較幸運,有退伍軍人創業補助,所以營收壓力不是特別大。他們相當於跟著我背井離鄉搬來這兒了,但反而過來之後身體好了很多,也有精神了。他倆也覺得這地方適合養老。那我當然就更有幹勁了。”
飛羽喝光了奶茶店裡買來的抹茶,看著張宇斌說:“怪不得昨晚的炸醬面那麼好吃,剛上來就被搶空了,那個就是叔叔做的?”
張宇斌點頭。
秦臻適時插話:“我覺得這個道理用在攀巖上也可以。”
“怎麼講?”
“我自己的感受哈。因為我是轉業來到這個行業,所以得時不時學習這個領域裡的經營思路。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日本。日本咱們都知道,攀石和難度領域的大神層出不窮,但他們沒有所謂的國家隊集訓,都是運動員在全國各地的巖館自己訓練。而他們訓練的一個習俗就是一起刷線。”
飛羽跟著說:“這個我也聽說過。他們沒有所謂的跟著教練訓練的文化,基本都是一群朋友,相約著去各個巖館挑戰不同路線,然後這些巖館也非常歡迎這種方式。不過這樣他們賣不了課包,怎麼盈利啊?”
“對啊,我之前也覺得奇怪,這沒有穩定的課包收入,而且很多攀巖館是開在小城市甚至鄉下,怎麼都不像是會有足夠客源的地方。”秦臻回答,“後來我看的書上說,日本為了給偏遠地區的中小場館更多生存空間,會有意識的讓小場館承辦大量的民間比賽,而且很多頂級的選手也會有意識的去偏遠小館參賽,幫忙擴大影響力。這其實就是有意識的降低每個場館的生存壓力,讓每個場館都能有自己獨特的線路風格和思路,讓運動員們可以像夥伴一樣相約體驗無數種線路,才造就了他們人才輩出的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