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以人為本,天下為公(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源之能夠明白張執象在做什麼,王絳闕同樣明白,但她畢竟不是旁觀者,沁源不單單只是她這些年的心血,更是……家鄉。
說是根據地,其實在這裡,更像是一處世外桃源。
單純從生活環境來看,這是一個與世無爭、平等友善、互幫互助的世外桃源,是幾乎所有華夏人夢想的精神家園,安逸、自然。
越是對世界規則看得透徹,越是對人心看得透徹。
就越是會喜歡這裡。
王絳闕與張執象不同,張執象兩世為人,前世學的多,看的少,本心未受影響,這一世由老天師教導,又歷經王陽明、姚廣孝兩位先生矯正,所以他能在看得透徹的情況下,保持本心,並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他是堅強的。
而王絳闕從小跟著父親走南闖北,看得太多了,她本身又極為聰明,許多東西一眼就能看透,過於早慧反而影響了她的心性成長。
以至於,她其實不願意離開沁源,到外面的世界去。
起義軍也是如此,他們其實並不理解什麼革命,他們造反,為的就是這一天,為了一個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
他們已經得到了,所以,起義軍並不願意往外擴張。
他們只想守著沁源。
可那些在沁源長大的孩子們不同,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公平,就是反抗剝削,就是解放世界,他們是最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他們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有著偉大的使命。
兩年,還是三年?
當起義軍由這群成長起來的孩子主導的時候,他們必然不會再守著這個山窩窩,那是三四萬青少年的意志,王絳闕也好,老一批的起義軍也罷,是無法阻攔的。
也,沒有理由阻攔。
可痛苦的地方在於,王絳闕對自己親手教出來的這些學生,她沒有辦法為他們找一條路……
是她帶著青羊山起義軍來了沁源,是她教給了他們這些,她沒有辦法一走了之,也不願意帶著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看著他們如同絢麗的煙花一樣,綻放生命。
她該怎麼辦?
王絳闕有些迷茫,王源之笑了笑,薑還是老的辣,女兒終究還是要考父親來幫襯的,他問道:“張執象剛下山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傻……”
王絳闕剛回答一個字,就有點明悟了。
見女兒已經想到,王源之便說道:“沁源長大的這些孩子,就跟沒下山的張執象一樣,他們都是傻乎乎的。”
“對外界所知甚少,對自己所學的也無法靈活運用。”
“如果直接就讓他們上戰場,必然會走偏的,所以,讓他們都出去走走吧,去外面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再決定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沁源縣滿十六歲的孩子,都讓他們出去,男孩去,女孩也去。”
“或結伴,或單獨。”
“至少要兩年後才能回來。”
“沁源縣盛產藥材,這些年的藥材都是桂源商行在收購,我想起義軍的幾個當家的,早就猜到你的身份了。”
“也沒什麼好避諱的。”
“爹出一百萬兩銀子,每個出去遊學的孩子送二十兩的路費,遊學期間如果實在困難,可以找到當地桂源商行旗下的所有產業,驗證身份後,會予以幫助,支援路費。”
“爹相信,他們不會讓你失望的。”
“爹也相信,同樣對美好未來奮鬥的人,不會站在對立面,你這九年的辛苦也不會白費,他們,會是大明的未來。”
……
……
王絳闕在跟王源之討論文明的未來,張執象與嘉靖同樣在聊這些。
他們在揚州只待了一天,便乘船繼續南下,前往應天祭拜太祖,路途上,嘉靖與張執象交心,說了他在淮安領悟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