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品質,龍的精神,共同形成了華夏民族的民族性格,深深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區別於世界上其他的文明其他的民族。”

大家點點頭,感覺血脈與博物館裡這些寶貝聯絡起來了。

“我國關於玉的字就有一百多個,很多都是王字旁,因為早期的玉字,沒有那一點。玉就代表王。你看國字,就是一群人圍著玉,也就是圍著王。

與玉相關的字都是美好的。漢字非常複雜,含義多變,但唯有玉,人們對它真是愛得深切愛得純粹,可以說是獨寵。

後來,人們把所有美好的事物統稱為寶。你們知道寶是什麼嗎?”

觀眾都看著他。

“玉字上面一個屋簷,我們剛剛在前面展廳看了良渚的房屋造型吧,是不是就是那樣,上面蓋著?一圈城牆圍著的玉叫國,那麼屋簷下面的玉,就是寶,也就是家裡的玉。

這時候,它不止作為禮器了,開始有了裝飾性,甚至不止是貴族用品,而是開始成為每個家擁有的,每個人追求的,私有化的,自己的玉,就是寶。”

何歡下意識地把龍騰往懷裡帶了帶,他繼續講,大家卻笑起來。

龍騰臉也微微紅了,卻也很幸福,感覺到他對自己有多寶貝了。

“家裡有豬,叫家,家裡有玉,叫寶。”

“哈哈哈哈……”有些調皮的觀眾開始呼喚身邊的小豬豬。

何歡攬著瓏瓏,美滋滋,反正他的是寶,沒家也無所謂。

每一件展品,何歡都把它的來源,代表的意義,同時期處於什麼水平,與其他文化的聯絡,講得清楚又有趣,順便說文解字。雖然逗留很久,大家卻不著急。

沒能去遺址,看到了遺址照片和想象的良渚古國畫卷。

何歡說:“良渚文化之所以被一些學者稱為良渚王國,就是它出現了城牆、宮殿,方方正正的,這就是一個都城的樣式。

我們一般認為,國家制度的形成,就是文明之始。因為人們沒有發現夏國的實證,所以開始歷史學家一直認為五千年曆史是誇張的說法。

但是在夏國之前的良渚已經出現了國家雛形,社會分工明確,等級分明,有了禮儀制度,這也成了華夏五千年曆史的實證。

在這個王國內部,除了會製作和使用石犁等先進工具的農民,還出現了手工業、紡織業,他們打磨玉器,紡織布匹。

紡織器具和絲製品,剛剛我們也看到了哈,絲綢之路始於北方,但絲綢起源應該是在江南,在一萬年前到五千年前,吳越大地的祖先就奠定了江南魚米之鄉、絲綢之都的地位。

到現在,還是江浙滬包郵區嘛,是吧?”

大家都笑起來。

“家紡業繁盛了幾千年。除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江南的富庶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名人。江南才子,歷代著名啊!還有江南佳人。”

大家都看著龍騰,何歡像護寶貝一般把龍姑娘往懷裡帶了一下,觀眾都笑起來,果然是寶!龍騰滿臉通紅,滿心甜蜜。

“在發達的地方,文明程序總是會快一些。我們剛剛看到了他們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美、複雜,在那種純手工年代,十分難得。

這說明糧食已經夠吃了,一部分人可以從事手工業,拿自己製作的玉、布匹,去換取糧食,物物交換非常繁榮。這也催生了最初的商業。所以浙商都很厲害哈!

更有一群人住在豪華宮殿裡,美玉華服環繞。然而這麼一個繁榮興盛的文明卻突然消失了,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看著他。

“我們都知道,人類祖先有共同的洪水記憶。水,是繁育文明之源。良渚,就是水中的美麗小洲,有錢塘江,且臨海。良渚古城外面就是水利工程,說明建城的時候,是有考慮到防洪的。

遺址裡也有海水侵蝕的痕跡。在同時期的文化遺址中,華夏大地都曾發現過洪水痕跡。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是經歷過一次大洪水的。

在那次洪水中,良渚先民可能失去家園,遷居融合到其他文明中去了。也可能在部落衝突中消失了。至今錢塘流域還流傳著夏禹殺防風的故事。

大禹治水,這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就是誕生於大洪水時期。而在錢塘流域流傳著許多關於大禹的故事,其中一個就是大禹聽說江南防風氏治理水患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