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何定義仁義二字,這對曹輝還不是手到擒來?他揹著雙手,搖頭晃腦的說道:“《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記·喪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義也,節者禮也,權者知也,仁義禮知,人道具矣。《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仁義者,仁愛與正義也。”
“君當仁義,以仁義對待百姓,此為大德也。”
他這引經據典之乎者也的說了一大通,之後看著鄭恐,道:“仁義可絕非小相公之所言,什麼把人一分為二,又什麼把人頭砸進胸腔,孔聖人以仁義禮智信,以德行天下,又怎會如此殘暴?”
“是嗎?”鄭恐哈哈大笑,忽然伸手一把抓住那小販的頭,直接提了起來,道:“這木馬車我要了,你待如何?”
那小販拼命求饒:“爺爺饒命!這木馬車爺爺喜歡,送給爺爺便是!”
鄭恐又道:“做工太糙,惹爺爺生氣,你得賠錢!兩貫!”
那小販哭叫道:“我賠!我賠!”
在場所有人都看呆了,曹輝驚了好一會,大怒道:“你這賊子,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怎敢欺壓百姓?!”說著拿起竹尺便打!
他劈頭蓋臉的打了鄭恐足有二三十下,鄭恐卻不覺得疼,只是哈哈大笑,道:“老先生,此時你怎不提仁義二字?!”
曹輝一愣,道:“與賊子何談仁義二字?!”
鄭恐嘿然道:“哦?那若鄭某便是大遼,這小販便是大宋,又如何?”
聽鄭恐這麼一說,曹輝頓時愣住了。
他是真的沒想到鄭恐居然會有這般比喻。
不過略一思索,還真的就是這樣!
大宋如今年年都向大遼進貢歲幣,就好比剛才這小販說要把木馬車送給鄭恐。
可是鄭恐收了後,卻又隨便找了個藉口,居然要小販賠錢!
這與大宋和大遼的關係,又有何不同?
而最叫人難受的就是明知道這是強盜行為,卻打不過!
曹輝能中舉人,可不是糊塗蟲,他現在才猛然驚覺鄭恐卻不是為了搶奪財物,而是以實際行動來對現實進行例證。
鄭恐放下小販,又把木馬車扔了回去,嘿然道:“老先生,這次換鄭某是大宋,你為大遼。又當如何?”
他說著從懷裡掏出五文錢扔給小販:“壓驚錢。”
曹輝又是一愣,之後拿起竹尺,再一看鄭某那高大威武的身形,徹底呆住。
鄭恐笑道:“怎麼又不動手?”
曹輝嘆了口氣:“動手也是無用,打你不過。”
鄭恐道:“那此時我再與人講仁義道德,能否?”
曹輝就好像是挫敗的公雞,一臉的落寞,無奈點頭道:“那自然是能的……”
此時,周圍圍觀的眾人都驚呆了。
這位郎君說的事情,好像是有些強詞奪理,可是卻又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鄭恐繼續道:“現在,鄭某說孔子實際上是位身材高大的威武壯漢,與人談仁義道德,先生又做何想法?”
曹輝輕輕搖了搖頭:“那自然是說得的。”
現實就是這樣。
仁義道德,是建立在拳頭大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