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老爺子面露驚喜神色,就連中年夫妻倆看著面前的大鐵鍋,也是一臉欣喜模樣。

他們是首都當地人,從來就沒吃過正宗的鐵鍋燉,今天也是剛出院那會兒聽老爺子念道了幾句。

眼瞧著這麼一個大鐵鍋,直接擺到餐桌上,真是既新奇,又非常期待。

付宇確定鐵鍋擺放好,這才伸手掀開了鍋蓋。

頓時,濃郁的香氣四溢,滿滿的一鍋燉魚,最上面撒了一層蔥花香菜,還有紅色的辣椒段,漂浮在湯麵的大棗。

而最引人注意的則是鍋沿上貼著的一圈黃燦燦的玉米麵餅子。

說是餅子有些不太恰當,更像是寬麵條,三指寬盤了兩圈,最下面的餅子邊沿,堪堪掛在湯汁上面。

江鯉埋在湯汁間,配菜有白嫩的豆腐,白菜葉,寬粉。

湯汁留了很多,看著非常濃香。

老爺子身子虛弱,中年男人動作嫻熟的上前搭手攙扶了一下,等身子捱上餐桌,老爺子這才伸頭瞧了一眼鍋裡。

老爺子惦記著這一口家鄉的味道,其實更多的還是思念著自己的故鄉。

人生啊,總是很難兩全其美。

可是哪有那麼多的兩全其美。

有時間的情況下,付宇會過去觀摩學習,沒有時間,就聽著李東序隨口唸叨幾句烹飪方法。

這餅子剛出鍋,吃著特別有滋味,口感也非常好,沾了湯汁的吃著很入味,沒沾湯汁的細細嚼著,能吃出玉米麵所特有的甜香味道。

付宇放下鍋蓋,隨後也沒閒著,親手將鍋沿上的餅條子起下來裝在托盤上,又幫著顧客分別盛了一碗魚湯。

都說老一輩人向來講究落葉歸根。

既盼望兒女有出息,又希望老年可以承歡膝下。

不過這種心情也沒能持續太長時間,隨著接單的不斷增多,一忙起來,這些事情就全都拋擲腦後了。

老爺子接過湯匙,盛了一勺魚湯,吹了幾下,等著溫度降下來,這才慢慢送入口中。

這鐵鍋燉在吃魚之前,這鍋裡的魚湯必須要喝上一碗。

其實這鐵鍋燉光看造型跟家鄉那邊的差太多了。

開始時,心情還挺沉重,非常同情老爺子,想著晚上下班就給家裡打個影片,陪父母聊聊天,等進修結束一定要回家多呆幾天,好好陪陪父母。

老爺子喝了兩口魚湯,又嚐了一小塊魚肉,最後掰了塊餅子吃。

老爺子吃了小半碗魚肉,喝了兩口魚湯,玉米餅子雖然很香,但到底是粗糧不容易消化,淺嘗了一口就沒再多吃。

在老家那邊,付宇是跟著趙猛學的,在座幾人圍著鍋灶,一人盛一碗魚湯,然後再加湯進去。

這道菜是劉永平自創的,付宇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培養出一兒一女都很優秀,一個進了科研所,一個在動物園裡做營養師。

而且那種圍坐在爐臺邊上用餐的感覺,也特別有傳統的氛圍。

福成醇專門做江魚,很多菜餚的烹飪方法其實沒有那麼複雜,真正厲害的還是店裡的秘製燉魚,烤魚,醃魚的配方。

這第一碗魚湯,是鐵鍋燉魚的精髓所在,鮮,美,有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