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龍頭迎水何為財?(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人聽到這話可是一臉的為難,夜執陽笑了笑,也沒有再執拗。
自臥龍崗的截面返回龍陣面前,夜執陽這才來到巨龍右側四條小龍龍首前的圍欄水井處,圍欄內壁石面雕有游龍,石面之下為石磚搭建,望著井中青水,夜執陽喃喃道:“龍井。”
這便是當年輸黿河與羅敷潭乾涸之後,都不曾乾涸過的千年水井,水有泉眼溢位,水位永遠如此,旱不落,澇不漲,姜窯村人又稱此井為醫家井,意思是說此井水能治百家病。
(本章未完,請翻頁)
“龍頭迎水,為大財之運。”
不斷低頭又抬頭打量著龍井與迎面的四隻龍頭,夜執陽心想過罷眉頭微皺。
實則來說,近些年如天下第一龍景區這類的文化景區如雨後春筍冒出來,有些理由聽著就讓人苦笑不已。
如果一個地兒有座山,那這地兒就是三a級景區,山上有座廟就可以升到四a級景區,如果能給這座山和這座廟編一個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那就是妥妥的五a級景區。
這些景區往往會在一兩公里外搞個停車場,從停車場到景區,遊客會經歷一條長長的臭豆腐、大烤腸、竹織品的商業街,再就是一些村民熱情推銷著不知是哪個地兒,但非說是這個景區的文化紀念品。
一路披荊斬棘好不容易進入景區,別的地兒就是拍幾張照片,唯獨需要燒香才能進去的廟殿讓人為難。
一張門票三五十塊,可是那三炷香動輒三六九百,有錢人進去圖個心安,口袋略顯乾癟的就站在門口瞧一瞧,也就算是與佛交心了。
這座景區也就是近段時間因為名聲被楚家那些打手傳得太亂,要不然售票口前面那條旅遊路可不知道有多紅火。
那麼…巨龍陣龍頭迎古井,就是為了給姜窯村的村民帶來一份兒文化景區的紅利?
數千上萬年的石龍歷史和千年古井,要說帶來這麼個財運,夜執陽覺得這事兒也忒好笑了。
所以…財究竟在哪兒?
一旁,夜執陽看到錢不庭已經將巨龍陣這邊拍攝完畢,又拍攝起龍井來,青年環顧著偌大巨龍陣四周,踱步走向中央巨龍之前,同向望著東北方位。
夜執陽笑問道:“老大爺,以這個方位望去,兩三公里之外就是趙王陵了吧。”
“可不咋滴,咱這地兒都是有龍脈庇佑的。”
見夜執陽沒有執意要上臥龍崗的意思,鬆了口氣的老大爺笑呵呵道,轉而又手背打手掌地罵道:“都怪那些小畜生,沒事兒幹老來景區打什麼架啊?”
青年沒有接這個話題,彈指說道:“李大爺,我們去聖井那邊轉一轉。”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