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站在炮兵邊上,看著下面,內心五味雜陳。

丁毅的兵馬打仗方式與他以前見過的完全不同,無論是明軍還是後金,都不是這樣的打法。

但他用事實證明,這樣的打仗方式很適合東江軍,至少在防守的時候,可以把死傷降到最低。

而且,無比可怕。

眼下他正站在最高處,上面是炮兵陣地,每門炮都被牆和沙包包裹,只有炮口露在外面。

在炮兵下面,在尚可喜腳下,又是三層沙包,再往下,是一棵棵砍伐下來的大樹。

大樹架在壕溝上,形成了很好的防護,所有的銃兵,戰兵,眼下都在這壕溝裡休息。

“尼孃的。”尚可喜左看右看,突口而出,對面的炮再多也沒有用,根本打不著炮兵和銃兵。

近距離後的弓箭拋射也沒有用。

眼下仗剛打完,東江兵正在到處揀對方的炮彈,還有拋射在沙包上面的箭。

簡直和草船借箭似的,丁毅這工事,不但能保護住自家兄弟,還能揀對方的炮彈和箭為自己用。

他從炮兵陣地下來後,來到丁毅身邊,正有幾個工匠拿著聯軍的炮彈在和丁毅說。

“他們這是鐵和鉛混合的炮彈,比咱們口徑略大,加熱後打磨下,咱們也能用。”工匠們圍著丁毅道。

丁毅含笑點頭,心裡相當高興。

因為自己做了正確的防守戰決定。

石見銀山是個好地方,鐵爐,匠鋪啥的都有,這也是丁毅為什麼要佔據這裡的原因。

只要糧食不斷,這邊有工匠和人手打造炮彈,鉛彈,配製顆粒火藥。

任憑日軍來攻,他幾千兵馬,守上十年二十年都可以。

在踏上日本之前,他也好好考慮過,是直接和日本野戰,還是堅守銀山,等日軍來攻。

思索再三,還是決定以守為攻。

這是他從幾個方面慎重考慮過的。

首先日本經過戰國時代的洗禮,到最後關原合戰之後的統一,還能活下來的兵馬都是百戰精銳,善於野戰,基本在明治維新前,日本歷史上最強的部隊就在這個時期。

德川家光也正是靠著他的強軍,在幾年後完成統一天下的偉業,征服全國所有的大名和藩主,成為日本明面上的皇帝。

而他在之後的閉關鎖國,並且國內戰爭越來越少,原本能征善戰的精銳都逐漸老去,死亡,日本再也沒有比這批更強的兵馬了。

這和中國各代皇朝都差不多,也就是開國時候的軍隊是最強的,然後一代不如一代,越來越差。

而丁毅儘量要減少傷亡,所以野戰的損失,肯定會遠遠超過防守戰。